1936年10月末,欧阳毅和西路军其他战士失散,一路乞讨过了黄河,在甘肃靖远县徐家湾,敲开了一家富裕人家的门。
一个穿着讲究的男人开门后,欧阳毅自称是一个落难的商人,想讨口饭吃。
男人打量欧阳毅一番后,说:“你做什么生意的?别骗我,你是红军吧!”被猜到了身份,欧阳毅不吭声了。
这个地主究竟是敌是友呢?他认出了欧阳毅的身份后,会把他交给敌人吗?
欧阳毅
湘南暴动后,欧阳毅加入了红军。
他年纪虽小,文化水平却很高,在部队一直担任着宣传、秘书的工作。上井冈山后,部队被国民党封锁在井冈山,物资困乏。
当时,谁要是有一条毯子,那都是相当富有的。
欧阳毅上山的时候什么也没拿,天冷的时候冻的瑟瑟发抖,朱德就让这位小同志给自己盖一条毯子。
那时候,欧阳毅就坚信精神力量高于一切。
1935年7月,张国焘企图危害、分裂党,中央率部北上时,可张国焘却裹挟着红五军随右路军南下,甚至还打算另立中央。
张国焘多次开会,欧阳毅都没有去。
被追问为什么不去时,欧阳毅就说:“他们这是反党、反革命嘛!我不去参加这样的会。”
“新中央”的文件发下来后,欧阳毅还一直扣押文件,不往下传递。
张国焘
下面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央”这件事,也让张国焘对欧阳毅怀恨在心,将他从红五军调到红四方面军保卫局,担任秘书长。
1936年,张国焘率部南下的计划失败,不得不北上。
10月,红四方面军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2.8万多人组成西路军,决定西渡黄河,向西发展打通和苏联的联系通道。
欧阳毅被调到西路军第五局局长,主要负责群众、社情和统战工作。
然而,河西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根本无法建立根据地,加上没有粮食、弹药补给,敌人的团团围攻,西路军最终失败。
他们几乎被打散,欧阳毅也和曾被敌人团团包围,身边的人越走越少,甚至有人趁火打劫,把欧阳毅的枪和钱都抢走了。
最后,只剩下欧阳毅和一个通讯员。
欧阳毅的行动更艰难一些,他是近视眼,眼镜却在奔波中丢了,只能由通讯员搀扶着行走。
俩人的革命理念不同,他们穿越荒无人烟的沙漠,到了黄河边的甘肃中卫,东渡黄河就能回到红军队伍,通讯员走了。
可欧阳毅却坚持要向东去寻找红军,他一个半瞎子,在路上可吃尽了苦头。
欧阳毅千辛万苦来到甘肃到宁夏的一个哨卡,那里守着两个哨兵,检查着过路的行人,欧阳毅十分紧张。
他虽然看着跟个乞丐一样,可怀里却揣着两块宝贝,那绝对不可能是乞丐能拿出来的东西,一块罗马怀表、一支派克自来水笔。
图源网络
怀表是李一氓送给他的,派克水笔,是下井冈山时,部队给每一个干部发放的。
除此外,他的米袋底部还有9枚子弹,虽然没枪,可子弹却也不是一般老百姓有的,一旦被查到,他的身份必定暴露。
很快,轮到欧阳毅了。
欧阳毅掀开自己的口粮袋,里面都是一些讨饭来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混杂在一起,散发着刺鼻的味道,哨兵把东西往旁边一扔,仔细搜查起欧阳毅身上。
欧阳毅松了一口气,可还没放下心来,却听到年轻哨兵说:“这个人像是共党,扣下吧!”
另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哨兵,却举得麻烦:“扣下也得放,如今都统战了,我们何必过这一道手”。
就这样,欧阳毅顺利的过了哨卡。
过了黄河后,欧阳毅在甘肃靖远县徐家湾,来到另一个乡绅的门前,敲门想讨口饭吃。
他化身生意人,说自己沦落到此,可刚说完就被戳穿了。
欧阳毅顿时紧张起来,乡绅却没有为难他:“没事,红军过的多了,我们送走的都回家了,张先生在队伍里是干什么的?”
“当文书,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
乡绅顿时感兴趣了,他平生没被的爱好,就是好字,当即就问:“张先生有这种本事,想必书法一定很好吧!”
欧阳毅让他拿出文房四宝,自己给乡绅写了一幅字。
乡绅大为震惊,对欧阳毅的字好评连连,他对欧阳毅说自己叫许秉章,并邀请欧阳毅住下来,还将自己家里住了一个写字极好的先生的事情,宣扬了出去。
很快,许多乡亲都找上门,求欧阳毅写一幅字,可把这里崇尚文化人的乡亲们震住了。
许秉章就趁机劝欧阳毅留下来,乡亲们就喜欢这样有文化的人。
可得知他老家双亲健在,还有一个未婚妻等着他回去,许秉章才遗憾的歇了这门心思。
不过,许秉章却给欧阳毅介绍了一门好生意:“张先生,你有一手好字,何必去讨饭?”
欧阳毅有些吃惊,他还从不知道字也能卖钱?
许秉章点点头:“写字可是一门大学问,这里兴这个,你等着,我找乡亲们给你打扮一下,你就把你的讨饭棍扔了当一个卖字先生。”
乡亲们都十分热情,有的送长衫、有的送短褂,还有的送笔、有的送墨,将他完全打扮成了一副卖字先生的样子。
不仅给他“装备”,许秉章还教给了欧阳毅一些附近的情况,哪些村子能去,哪些不能去,如何收账等等,像是一个送孩子出门的家长。
临走前,陆秉章还嘱咐欧阳毅:“要是顺利你就继续卖字,不顺利就回来,我管吃管住...”
看着热情的相送的老乡们,欧阳毅热泪盈眶,转身踏上了旅途。
这一路上,他卖字时遇到过赐教的,遇到过找事儿的,还遇到过怀疑他的民兵,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旅途,
直到来到庆阳驿马关,欧阳毅看到哨兵竟然是两个红军,激动地喊了一声:“同志!”
两个红军哨兵,对这个生意人感觉莫名其妙。
但对方没有路条,他们也不肯相信欧阳毅的身份,只能把自己的指导员喊来。
指导员将他带去上级那里,才确定了他的红军身份,并给他一身红军衣服。
欧阳毅脱下长衫,换上红军衣裳,有同志觉得有意思:“欧阳同志,你这身衣裳多有纪念价值,你应该穿上照一张相片”。
欧阳毅觉得也是,可他反应慢了,衣裳已经被人拿走了。
这件事,也让欧阳毅遗憾了很久。
不久后,欧阳毅被接回他日思夜想的红军圣地,延安。在西北地区的那一段旅程,也成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