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391%,为何外国人都坐飞机来争相购买?

某国际大牌吹风机市场价2990元,中国制造出一样的产品,成本只需要190元,利润是成本的整整23.9倍。

外国人突然发现,他们在高价买中国制造,差价全给中间商和品牌商赚了。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到中国来购买仿制品,

前不久中美关税战,很多做外贸的厂家压了很多货送不出去,于是就想着在网络上销售,来一个原创直销。

外国人看见之后可不得了,他们发现,中国生产的东西质量好,价格便宜,而一旦运到美国,他们就要花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去购买。

从此之后,来中国的老外,行程单上除了长城故宫,总藏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项目——逛假货市场。

为什么?因为利润太吓人了。一件成本五十块的名牌T恤,正品标价八百块,而在中国100块就能买到手,对于外国人这叫“捡了个大便宜”。

便宜到这个份上,足以让所有道德暂时靠边站。这条灰色产业链不再满足于粗制滥造,它开始朝着一个诡异的方向进化——追求一种以假乱真的“匠人精神”。

广东的制表师傅,能把一块假劳力士做得让当铺老师傅都得把后盖撬开,对着机芯琢磨半天。各种电子产品更是在全世界大受欢迎。

东莞皮具作坊里的手艺人,用着进口的二层皮,仿出来的名牌包,走线、五金、皮料的手感,无限逼近专柜里的正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了,这些商品从外表到质量都看不出瑕疵。老外开始怀疑,成本这么低,资本家凭什么卖那么贵?

卖假货最核心的驱动力,还是那点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虚荣心。老外戴假表、背假包,就是为了在社交圈里不露怯,花小钱撑大场面。

这跟我们身边一些年轻人“知假买假”的逻辑,一脉相承。大家都是肉体凡胎,谁不想花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面子?

风水轮流转。随着国内的监管越来越严,电商平台像巨兽一样崛起,那实体假货市场,肉眼可见地萧条了。但是网络假货交易又崛起了。

如果说暴利是假货戒不掉的毒,那监管的盲区和某些平台的默许而一些电商平台,为了抢流量、做大交易额,对平台上的假货常常是“选择性失明”。

毕竟,卖真货是流水数据,卖假货也是交易数据,只要数字好看,财报就好看。这种心照不宣的纵容,假货产业得以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疯狂生长。

与此同时,一股更猛的暗流涌了上来——“反向海淘”。按理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了那么多关税,东西只会更贵,怎么反而卖得更疯了?答案很简单:大家学会了绕开品牌,直奔工厂。

国外的网红博主们,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做起了“打假”科普,只不过,他们打的是品牌的“假”——揭露那惊人的品牌溢价。

他们告诉粉丝:你花几千美金抢的那个包,成本可能不到一百美金,产地就在中国。当这层窗户纸被捅破,许多普通消费者的心态,直接崩了。

他们感觉自己像个被骗了多年的傻子。这和当年老外来中国买A货,有什么不一样?区别大了去了。当年的逻辑,是“我想假装拥有一个名牌”。

现在的逻辑,是“我根本不想要那个牌子,我只想要去掉Logo后、物美价廉的产品本身”。这标志着“中国制造”的内涵,正在发生一次剧烈的、甚至有些扭曲的蜕变。

我们不再只是廉价的模仿者,而是凭借着那条强大、完整、高效到令人恐怖的供应链,开始反向定义“价值”。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当传统品牌还在开会、调研、定下一季度的流行色时,中国的电商平台已经用大数据扒出了全球最新的潮流元素,三天出样,七天出货,直接用低价砸到消费者脸上。

从线下市场的“高仿”,到线上平台的“平替”,形式在变,渠道在变,但有些东西,从来没变过。不变的,是人性里对“占便宜”这件事永恒的冲动。

但这种造假的思维,一旦用在其他领域,就是一场灾难。这早已不是衣服鞋帽的问题,而是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毛孔,甚至触及了食品安全的底线。

这种事,就算被曝光,过几年换个马甲,照样能卷土重来。成本十块的奶茶,贴个网红的牌子就能卖到五十。暴利面前,总会有人把良心按斤称了卖掉。

更要命的,是对创新的绞杀。一家小企业,呕心沥血、投入巨资研发出一款新产品,还没等收回成本,市场上铺天盖地的仿冒品就已经靠着零成本的“抄袭”,赚得盆满钵满了。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去创新?谁还有动力去研发?整个市场就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泥潭,最后只剩下一群抄来抄去的投机者,和一堆毫无灵魂的廉价商品。

一个人的价值,从来不是由他身上的Logo定义的。追求性价比没错,量力而行更是成年人的清醒。

但我们或许也该明白,每一次为假货的买单,都是在为那个混乱、野蛮、没有未来的市场,投下赞成的一票。

当一个社会过度崇拜物质,而忽视了对精神内核的滋养,假货的繁荣,几乎是一种必然。

我们不要用虚假的品牌光环来武装自己,而是真正去关心一件产品本身的品质、安全,以及它背后那份创造的价值。

到那时,“中国制造”才能真正赢得全世界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才是比卖出多少亿件便宜货,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

真正暴利的,是120元的假冒戴森吹风机

红网

2019-01-0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财经   假货   外国人   利润   中国   成本   品牌   市场   平台   暴利   老外   吹风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