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老农的切菜板走红,上面刻四个大字,专家:应该上交国家

文物传承着一个国家的历史,记载着一个国家的过去。博物馆中有许多的文物,他们被人们参观,赞赏;也有不少文物因为人们的不懂而不能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四川就有这样一个文物,但它却被当菜板使用。

2016年,在四川省万源市有一个叫赵红贤的人,平时他对文物和历史比较感兴趣。由于要续写赵氏族谱,他便去拜访当地的赵氏村落,在拜访的过程中,他偶然间发现在一位村民的家中有一个菜板。

这个“菜板”不同于其他菜板,它通体很大,长2.5米,宽0.8米。即使被当作菜板切了很多东西,表面已经模糊不清,但也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赵红贤在经过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这块“菜板”清洗干净后发现它表面刻着四个大字“醇厚端方”,在下面还有小字篆刻的落款,字体雄劲有力,彰显了雕刻者娴熟的技术。

因为平时比较喜欢文物,对文物知识有着较多的了解,赵红贤便猜测它的真实价值,他向村民礼貌的询问这块“菜板”的来历。村民知道他是来续写族谱的,倒也没有隐瞒什么,爽快的说这原本是祖宅门上的一个牌匾,几十年前因为修铁路祖宅被拆掉了,这块匾也随之被拿了回来,村民不知道也不懂这块“木头”是什么,便把他放在了一旁没有管他,后来家里的菜板坏了才注意到它形状很方正,比较厚实就拿来做了“切菜板”。

赵红贤听后很是惊喜,马上仔细翻看了赵氏族谱和《万源县志》,发现在清朝年间赵家有一位祖上叫做赵维才,他有一个妹妹,嫁给了张必禄,张必禄是当时清朝的云南提督

怕有人不清楚,在此介绍一下张必禄,张必禄是四川万源中坪乡大中坪村人,他一生战功赫赫,受到两代皇帝的信任和赏识。在鸦片战争中,他率领川军抗击英国侵略者,身上有着强烈的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于战功显赫,他曾被道光帝赐予“励勇巴图鲁”称号,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和敬佩。

因为是赵维才的妹夫,赵维才也受到了很多好处,这块牌匾便是赵维才在七十大寿的时候,张必禄请来的作为送他的寿礼之一,赵维才感到很荣耀就将它挂在了门上。

就这样这块匾牌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如今知道了这块牌匾的来历和价值,当地很多人都热议纷纷,也有许多人都慕名而来,甚至有的文物爱戴者想要花100万买下来这块牌匾,开始赵家人还为之动摇,但随即一想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属于祖上的荣耀,不能被随便贩卖掉。

当地文物局的专家也听说了这个事情,随之而来并表示这块牌匾既然是文物,应该发挥它自身的价值,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文物应该上交给博物馆。现在牌匾由于被赵家人当做“菜板”长期使用,已经出现了不可消磨的痕迹,专家认为应该尽快上交给博物馆让专业人员对这块牌匾进行专业的保护措施

考虑到这是赵家人祖传的东西,上不上交还是得赵家人的同意。而赵家人表示这块牌匾在赵家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问题,怎么突然间就需要被保护起来了,他们拒绝上交并说明要将这块牌匾作为传家宝传给后代,让后代一直记得赵家的荣耀以至于激励后代。

直到现在文物专家还在和赵家人谈判,让他们将牌匾上交给博物馆,并对外界声明如果交流不当,会按照法律程序将这块牌匾送到博物馆,让人门参观研究,以防后面出现什么不可扭转的局面。

识千里马者为伯乐也,价值再高的东西如果没有人识得它的价值,也会变得一文不值。文物传承着一代人的回忆,它不应该被泯灭,作为国家的历史,它应该被很好的传承和保存下来。希望赵家人和文物专家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将牌匾很好的传承和保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老农   荣耀   族谱   祖上   牌匾   战功   大字   后代   村民   文物   博物馆   价值   专家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