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最后一周,也是补作业最忙碌的一周。
那些假期疯玩,把作业抛之脑后的孩子们,在快开学的这一周,纷纷想起‘还有作业’。
同事小王家孩子就是这样的孩子。老师已经通知9月1日开学。整理开学物品时发现,孩子暑假作业还有大半没写。
时间紧、任务重,可孩子磨磨蹭蹭,消极应付,还动不动就哭闹,让他苦恼不已。
有数据显示,75.79%的家庭,因为陪孩子作业做发生亲子矛盾。90.8%的家长表示,在辅导作业时曾经发火。
陪娃写作业,成了亲子关系的‘导火索’。
把陪写作业做成了‘盯着写作业’。
看到孩子写得慢,就催;看到错误就忍不住马上指出;看到孩子走神,就赶紧提醒。家长把陪写作业,做成了‘监督’,家长、孩子都不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
01 可能是家长陷入“完美主义陷阱”,希望孩子在写作业时,可以写得又快又对又漂亮。
看到孩子写错、走神就忍不住干预,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的作业”变成了“自己的任务”;
02 孩子在家长的‘紧盯’下会产生依赖,遇到难题不先思考先喊“妈妈”,
一旦家长不在就拖延,逐渐形成“越陪越懒、越盯越慢”的恶性循环。
小王家孩子就是这样,平时上学时,没少听他抱怨说,孩子上学,他比孩子还累。不仅要看孩子写得对不对、好不好,还要时不时提醒孩子‘快点写’。
后来,他实在是厌烦了,干脆尝试放手,看孩子能差到什么样。没想到,孩子虽然写得慢了些,但没有他时不时的‘提醒’,孩子写得很认真。哪怕是偶尔地分心,也可以很快调整回来。
看,家长放手后,才发现,原来孩子做得也不错啊!
01 “装傻”:把思考权还给孩子
家长啥都会,孩子有问题直接喊妈,就像‘行走的答案库’。这样的行为时间长了,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养成遇到问题不思考的坏习惯。
那怎么办呢?
当孩子再次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尝试‘延迟回应’引导孩子思考。或者干脆‘啊,这道题啊,好难啊!妈妈需要想一想。哎呀,脑子不够用了,这道题怎么解啊’
用这样的方式,把问题重新抛给孩子。
当小王发现孩子其实也很棒后,他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陪学方式。当孩子遇到不会的题,再次问到他,他不会像以前那样,马上动笔刷刷刷,一分钟给出答案。
而是,像遇到很难的问题一样,装作思考半天,然后说:“这道题确实有点难,爸爸也没有思路,我们一起想一想吧。”
小王惊喜地发现,当他退‘1’步,孩子快步向前‘99’步。同类型的题,孩子竟然自己试着去解答了。
孩子逐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问题会先自己想办法。
家长啥都会,就体现不出孩子的优秀和主动性了。毕竟大人反应快,孩子还在思考时,大人脑中已经有答案了。
但,谁都喜欢‘被需要’,谁都渴望‘被认可’,谁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看见。
那怎么办呢?
家长可以放慢速度,给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甚至直接对孩子说,这道题太难了,让TA讲给我们听。
有一次,小王故意把一道数学题做错,然后对孩子说:“你看爸爸这道题做得对吗?”
没想到孩子竟然很认真地给他讲起了数学题的解法,讲述解题思路。小王发现,孩子思路还挺清晰的。
从那以后,小王经常让孩子给他讲题。孩子也乐于给爸爸讲题。渐渐地,小王发现孩子变得自信、表达更流畅、逻辑更清晰了。
这也让孩子成就感满满,被动写作业变成了主动想写好。
小学阶段,孩子写作业有计算错误、有错别字、字迹不工整,都是正常的事。别急于纠正,等孩子写完以后,再引导孩子检查作业。
可以怎么做呢?
先夸奖再提出建议、先认可再引导养成自检好习惯。
小王说,当他盯着孩子的错字时,孩子变得很紧张,就差写一个字问他一次对不对了。
后来他‘装愣’,尝试发现孩子写字的优点,反而让娃更爱写字,还会仔细观察怎么写得好,分辨字的结构,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错别字的问题就这样减少了。
直接指出错误,会让孩子感到挫败。家长的‘装愣’行为,反而能减少孩子的抵触心理,更愿意直面错误。
孩子越催越慢,家长越是着急,孩子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了。
这时候不妨“装憨”,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漫不经心地了解一下,今天有几项作业?
当快睡觉了,孩子哭着说作业还没有写完,家长不妨看淡一点,装憨。
“三年级刚有作业,你没注意时间也是正常的,没事,你慢慢写。”
父母不着急,孩子处理好情绪,才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快速完成作业。
家长‘憨’一点,不着急,让孩子有空间自己安排节奏,反而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的改变,会慢慢影响孩子。
家长善用‘偷懒’,会激发出孩子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当孩子把作业当成自己的事,放学回家他会主动说:“我先把作业写完再玩”;遇到不会的题,会说“我先想一会”;写完作业不再是马上收起来,而是会认真检查再整理书包。
这些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学习的路上,家长的责任是教会孩子会学、善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当家长学会“偷懒”,不再把陪写作业当成负担和自己的事,孩子也能在自主探索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
毕竟,陪写作业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写对每一道题,而是让他独立、主动地面对学习。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