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拆我的发动机,我可以选择不买你的波音!美媒:中国没得选择

美国那边总觉得自己捏着中国航空业的命脉,尤其是波音公司那帮人,以为中国离不开他们的飞机和零件。结果呢,美媒在那儿叫嚣,说中国没得选择,只能继续买波音的货。

可实际情况远没那么简单,中国这些年航空业突飞猛进,尤其是C919大飞机和国产发动机的进展,让人看到另一种可能。

先说说背景,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2023年8月底访华,主要任务就是推销波音飞机。那时候,美国政府觉得中国航空市场是波音的救命稻草,因为波音业绩下滑得厉害。

2020年,波音只接到184架订单,创下历史最低点,2021年净亏损43亿美元。中国市场以前是波音的大头,出口到中国的飞机和零件一度占总量的很大一部分,但后来降到原先的30%左右。

波音内部甚至有工程师说,中国订单养活了公司四分之一的员工,包括他自己的工资。这不是开玩笑,中国航空公司过去买了不少波音737和787系列,帮波音渡过难关。

雷蒙多访华前,美国还搞了点小动作,比如8月初宣布把中国航空公司飞往美国的航班从每周12班增加到24班,算是示好。但这其实没多大诚意,因为美国一直对华贸易管制严格,尤其在高科技领域。

雷蒙多在北京和上海转悠,亲自去波音的服务中心站台,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她想让中国继续下订单,因为波音积压的订单中,中国占了10%左右。要是中国不买,波音的日子更难过。

美媒那边可没这么客气,直接放话说中国没选择,因为航空业的关键零件,尤其是发动机,还得靠进口。美国觉得这点是中国的软肋,如果不合作,就卡脖子。像CFM国际公司生产的LEAP发动机,是波音737 MAX的标配,中国买飞机就得带上这些进口货。

美媒分析,中国如果不买波音,自己的飞机行业就得停摆,因为国产替代还没完全跟上。但这话说早了,中国这些年没闲着,早就在布局自主航空业。

C919就是个典型例子,这款国产大飞机从2008年项目启动,就瞄准了打破西方垄断。C919是单通道客机,能载150到190人,航程可达5000多公里。

研发过程一步步来,2011年12月开始生产,2015年11月首架原型机出厂,2017年5月首次试飞成功。2022年9月拿到型号合格证,证明安全性能达标。2023年5月28日,东航执飞首班商业航班,从上海飞往北京,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全球大飞机俱乐部。

C919的亮点不少,比如用了超临界机翼设计,这能降低空气阻力,提高巡航速度和续航能力。比传统机翼,C919节油10%以上,同一航线飞行时间短20分钟。这技术在商业飞机中算前沿,中国团队自己掌握。

飞机整体国产化率高,虽然有些零件进口,但核心知识产权在中国手里。像机身、翼盒这些关键部件,都是由中国商飞主导生产。

过去用波音或空客飞机,维修全看别人脸色,尤其是发动机坏了,得等外国技师来,不能自己动手拆。要是私自修,厂家就不认账,费用还得自己扛。波音的生意模式就是这样,不光卖飞机,还卖零件和服务,一年光维修就能赚大钱。

但C919不一样,中国公司从设计到维护全链条自己管。每年光省下的维修费,就能上百亿元。举例说,C919的维护体系让航空公司能独立操作,不用再被卡脖子。

2023年后,C919订单越来越多,东航、南航这些大公司陆续引进。到2024年,C919已经在国内航线稳定运行,乘客反馈舒适度不错,噪音小,座位宽敞。波音那边预测,中国机队到2043年会翻倍到9740架,但本土飞机占比会越来越高。

发动机是航空业的心脏,这块中国也没落下。早在1993年,就启动发动机国产化战略,1998年成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聚集专家攻克涡扇发动机和高合金材料。20多年下来,中国掌握了多种先进技术。

C919现在用的是进口LEAP发动机,但国产替代CJ-1000A已经在路上。这款发动机推力达13吨级,适合C919和ARJ21飞机。2010年代启动研发,2023年3月开始装机试飞,用运-20作为测试平台。工程师们一步步验证,监测温度、振动这些数据。

到2025年,CJ-1000A进展顺利,3月29日官方确认试验阶段完成,预计2030年前后批量生产。5月30日,美国又搞事儿,阻拦部分引擎销售,但中国没停步,继续推进国产化。CJ-1000A的燃油效率好,噪音低,符合国际标准。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表示,这款引擎会让C919彻底用上中国芯,避免外部干扰。未来一旦上机,中国航空业就真独立了。

贸易摩擦也没少,2025年4月15日,中国暂停接受波音交付,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回应。几架已造好的737在中途折返,停在西雅图工厂。波音CEO在那儿着急,订单缺口大,中国市场丢了10%的份额。

但2025年5月13日,禁令解除,6月9日第一架飞机抵达中国,7月8日又交付8架,包括737 MAX。中国航空公司没全停,还在用波音的飞机,但转向空客的趋势明显。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空客买了更多A320neo,减少对波音依赖。

波音的麻烦不光在中国,全球订单下滑,737 MAX事故余波还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两起坠机,让波音声誉大损,FAA调查后禁飞一年多。中国是最晚解禁的国家,2021年底才允许复飞。但信任没了,航空公司更谨慎。

波音2024年交付量只有预期的一半,现金流紧张。相比之下,中国航空市场火热,2024年旅客量超6亿人次,需求大。C919抓住机会,2025年1月7日,商飞申请欧盟认证,计划年内飞行测试。如果通过,就能出口欧洲,扩大影响力。

美媒还在那儿说中国没选择,但事实摆着。中国不光有C919,还有ARJ21支线飞机,已经交付上百架。ARJ21用的是进口发动机,但国产CJ-1000已经在测试,未来替换不成问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这些年投资大,建了多个研发基地,专家团队上万人。发动机材料上,高温合金突破,让涡轮叶片耐热更高。CJ-1000A的地面测试数据显示,推力稳定,油耗低,比进口款有竞争力。

再说说雷蒙多这个人,她从罗德岛州长转到商务部长,管着出口管制。2021年上任后,对华政策强硬,限制芯片和技术出口。但访华时,又想卖飞机,这双标挺明显。她在任内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但效果一般。美国航空业面临劳动力短缺,波音工厂罢工时有发生。

2025年,波音工会谈判破裂,导致生产延误。中国这边,航空业就业稳,商飞工厂工人待遇好,吸引人才。

中国航空自主化不是一蹴而就,遇到过瓶颈。比如早期C919研发,供应链不全,得从国外买部件。但一步步国产化,现在机载系统、航电这些都自己做。

2024年8月26日,波音报告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但本土制造商会抢份额。C919订单已超1000架,交付节奏加快。2025年9月10日,东航一架C919首航南阳,9月20日另一家公司跟进。乘客越来越多,选择国产飞机。

发动机国产化是关键,CJ-1000A的试飞数据正面,振动控制好,寿命长。中国还发展了宽体机CR929,与俄罗斯合作,但重点在自己手里。未来,中国航空业会从制造转向创造,出口飞机到一带一路国家。美媒说没选择,是低估了中国决心。波音想恢复销量,得靠质量和服务,不是靠卡脖子。

美国波音和空客双寡头时代结束,中国加入。波音得反思,为什么丢市场?不是中国没选择,而是选择多了。未来几年,看CJ-1000A上天,那时中国航空业真起飞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科技   波音   中国   发动机   飞机   美国   航空业   航空公司   订单   零件   东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