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丨毛泽东批示支持核武器研发(毛主席批示8)

毛泽东批示手迹

  “荣臻同志:本日会议决议事项同意,请即按此执行。原件存我处。毛泽东 七月七日廿四时”。

  一九六〇年七月七日二十四时,毛泽东同志在审阅聂荣臻同志提交的关于国防工业座谈会报告后,作出了“本日会议决议事项同意,请即按此执行。原件存我处”的重要批示。这份文件篇幅简短,但蕴含的战略决心和历史重量极为深远,它是新中国在面对严峻国际封锁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形势下,作出独立自主研制核武器的最高决策标志,是中国核武器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纲领性文献。

  该批示的形成背景极为特殊而紧迫。一九六〇年七月,苏联政府正式照会中国政府,单方面终止全部对华技术援助协议,撤走所有在华专家,并停止供应关键设备与资料。这一突然行动使正在起步的中国核武器研制计划——代号“五九六工程”,用以铭记一九五九年六月苏联背弃协定的历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初步依赖外援的技术路线被迫中断,重大科研项目面临搁浅,部分参与单位出现信心动摇。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交织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于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聂荣臻同志受命召集国防科委、国防工办负责同志和相关领域科学家,就中国是否还要继续研制原子弹、是否还有能力研制原子弹等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座谈会气氛凝重,争议激烈。一部分意见认为,在失去外援且国内正遭遇严重经济困难的现实条件下,原子弹研制工程规模过大、技术要求过高,应暂缓推进或调整方向。但聂荣臻同志及多数与会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干部坚持,核武器事关国家生存与安全,必须克服万难持续推进。经过充分讨论,最终达成“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的统一意见。这一共识体现了在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的高度政治觉悟和长远战略眼光。聂荣臻同志将会议讨论情况和决议整理成报告,提请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决断。

  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虽然文字极为简练,但实质是对“坚持独立自主、继续研制原子弹”这一重大战略的正式批准。批语中的“同意”二字,代表的不是一般程序性认可,而是在历史转折关头所作出的具有高度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的决断。它向全党、全国特别是国防科技战线发出明确信号:中国必须走自力更生之路,必须掌握战略威慑能力,不容动摇、不容退缩。“请即按此执行”一句,更是以党中央和最高领导人的权威,将这一决策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国家行动指令,要求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

  在这一批示指导下,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全面转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推进的新阶段。尽管面临设备匮乏、资料短缺、生活条件艰苦等多重困难,但在全国一盘棋的统筹支持下,广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解放军官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展开全面技术攻关。许多关键工艺和设备依靠自行设计制造,核心理论问题通过集体协作逐一破解,最终不仅实现了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而且用时远远短于最初预计的八年,于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成功完成第一次核试验。这一切成就的起点,都可追溯至那一关键批示所确立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方针。

  毛泽东同志在批示末注明“原件存我处”,也颇具深意。这一处理方式不仅体现领导人对于重大决策文档的重视,更折射出该文件所承载的战略份量。它意味着这份文件不再只是一次会议的记录或常规报告,而是代表国家意志的历史性文件,应由最高领导层直接保管备查。从档案管理的角度看,也确保了决策过程的完整性和严肃性。

  纵观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同志一九六〇年七月七日对聂荣臻报告的批示,无疑起到了定方向、稳军心、鼓干劲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是具体项目的许可,更是在国家命运面临挑战的时刻,表现出的一种战略定力和民族自信。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后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也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段历史充分表明,在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安全根本的问题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勇于攻坚克难,这是我们从历史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对当下与未来的重要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历史   核武器   毛泽东   同志   原子弹   中国   战略   国家   独立自主   党中央   原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