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一项重磅裁定:特朗普当年凭借《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多国加征关税的做法,压根没有法律依据。
简单说,法院认为总统滥用权力,关税不能你想征就征。
而这场由关税引发的法律大战,正悄悄地把特朗普引以为傲的“关税武器”,一把夺走了。但这场大戏还没演到中国出手,美国自己内部就先炸了锅。
自8月7日开始,美国一口气对69个国家加征了最高41%的“对等关税”,名义上是“维护公平贸易”,实际就是特朗普最擅长的那一套“贸易威慑”。
英国、欧盟、日本这些老牌盟友虽然嘴上谈成了协议,但除了英国真签了字,别的多数还停留在“口头阶段”,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关税大棒挥得毫无道理。
真正吃苦头的是印度、巴西这些新兴经济体。关税一加,出口成本飙升,国内企业叫苦连天。
这些国家原本还指望和美国保持合作,现在却被逼得开始琢磨“自力更生”,甚至悄悄转向其他国家寻找出路。
印度商务部8月20日宣布将与中国建立本币结算机制,巴西总统卢拉在金峰会上明确批评“单边制裁损害全球贸易”。
而美国自己呢?通胀数据又抬头、失业率悄悄爬升,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因为关税战变得更好。
经济学家早就警告:这种乱征税最后只会反噬自己。可特朗普不管,还在琢磨把关税扩展到更多领域、更多国家。
结果呢?这一拳没打疼别人,却结结实实抡回了美国自己脸上。
很多人以为贸易战是中国vs美国,但有意思的是,这次站出来叫停关税的,不是中国商务部,也不是世贸组织,而是美国自己的法院。
这说明特朗普那套“关税经济学”从根子上就有问题。
他以为用行政命令就能绕过国会、随意加税,却忘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还没失效。法院这次之所以敢这么硬气,不是因为法官们亲中,而是因为他们看到,这套政策正在实实在在伤害美国经济。
超市里商品涨价、工厂原材料成本上升、农民大豆卖不出去……这些老百姓日常的痛苦,最后都转化成了政治压力。就连特朗普的铁票仓——中部农业州,都开始有人抱怨“这贸易战打不下去了”。
而法院的判决不过是把这些民间情绪,用法律语言说出来了而已。
但特朗普却还在社交媒体上发火,9月5日突然贴出一张中俄印领导人的合照,配文说:“看起来我们已经把印度和俄罗斯输给了中国。”
明明是他先用关税威胁别人,现在别人不跟他玩了,他反而觉得被“背叛”了。
其实哪有什么背叛?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利益导向。你给别人加关税、逼人让步,人家当然会找别的出路。
特朗普或许忘了: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多重选择。逼急了,印度会去找中国谈,巴西会去和欧盟合作,谁也不会在原地等你施舍。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最高法院最终支持上诉法院的裁定,特朗普凭借《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的所有关税,包括针对中国的那部分都可能被判定违法。
这意味着他那张“关税牌”还没打出去,就先失效了。
这对特朗普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他这几年把所有对华强硬的政治人设都押在了关税上:从钢铁铝材到科技产品,从贸易逆差到技术竞争,关税是他谈判桌上最常用的筹码。
一旦关税被法律推翻,他就只剩下一副空牌。
更讽刺的是,这一切发生在他正试图重启对华贸易谈判的节骨眼上。没有关税威慑,他还拿什么去谈?“极限施压”的前提是你得真有压力可施,否则对方理都懒得理你。
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没出手反击,美国自己先把自己的招数破解了。这不只是法律胜利,更是战略节奏的把握。
中国这几年一直稳守底线、没跟着特朗普的节奏疯跑,现在看来,反而是最冷静的一步棋。
说到底,特朗普的关税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一柄双刃剑。他想用关税保护美国利益,却低估了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美国制度的制衡能力。
现在法律、经济、国际舆论三重压力反扑,他恐怕真要压不住怒火了。
但这背后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个国家如果总靠恐吓和威胁来处理国际关系,终究会失去真正的伙伴。
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团队已准备启动国会立法程序挽救关税,但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显然不会轻易放行。而这场官司在10月14日前最高法院上会有个结果。
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件事已经让世界看到,贸易保护主义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制造更多问题。而合作与开放,仍然是国际关系中最该坚持的方向。
环球网:2025-08-30: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特朗普回应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