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洲战略三线崩盘!韩印反水,中国大量抛售美债,特朗普慌了

特朗普的"印太战略"真的要泡汤了?

最近短短几天内,美国在亚洲方向接连遭遇重击。

韩国总统李在明虽然口头澄清"亲华"误解,但实际行动却在一步步疏远华盛顿;印度更是从之前的"亲美摇摆"直接转向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而在金融战场上,中国再次抛售美元美债。

三条战线同时失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韩国变脸

7月17日,韩国总统李在明专门出来澄清,强调自己会把韩美同盟放在首位,"希望美国不要误解自己"。听起来很忠诚对吧?但问题是,他为什么要特意澄清?

原来,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就明确表态:"无论台湾海峡发生什么,两岸关系的发展与韩国无关,对大陆和台湾都说声谢谢就可以了。"这话听着客气,但对美国来说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要知道,前任总统尹锡悦可是"对美绝对忠诚"的代表,甚至在G7峰会上公开表示要加强与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合作。两人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让华盛顿有点措手不及。

而且李在明不只是嘴上说说。根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美两国正在进行实质性磋商,研究将韩军的战时指挥权从美军手中收回。自朝鲜战争以来,韩军的战时指挥权一直由美军掌控,这是美国在东北亚军事部署的重要支柱。

一旦战时指挥权回归韩国,驻韩美军的跨境作战就要受到韩国政府的严格约束。换句话说,如果台海真的出事,李在明完全可以以"维护韩国主权"为由,要求驻韩美军不许离开韩国本土参与任何军事行动。

这等于提前把韩国从"马前卒"的身份中解救出来,让美国在东北亚最重要的军事支点变成一个"靠不住"的盟友。

印度向东看

如果说韩国的变化还算"温和",那印度的转向就更加戏剧化了。

7月上旬,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公开表示,中俄印三方正在就恢复合作机制进行积极谈判,中国外交部也积极回应愿与印俄保持沟通。

之前印度可是美国眼中的"抗中桥头堡",华盛顿在印太战略中给印度安排的角色就是牵制中国。但印度这些年的表现,说是"墙头草"都算客气的。

在2024年俄罗斯主办的金砖峰会上,当中俄希望讨论金砖货币支付体系时,印度直接跳出来强烈反对。

原因很简单:特朗普当时威胁说如果哪个国家敢搞"去美元化",他当选后要进行报复。印度一听就慌了,外长苏杰生甚至公开喊话"没有去美元化",生怕得罪了美国老大哥。

在上合组织会议上,印度更是把"搅屎棍"的本事发挥到极致。不但把与巴基斯坦的边界争端拿到多边会议上讨论,还非要在决议中加入"谴责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的内容,搞得其他成员国都很尴尬。

中国想建立独立的本币结算机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他国家都觉得这是好事,就印度一听就跳脚。

正是因为印度的"撒泼打滚",导致2025年6月26日在青岛召开的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场没有发布联合声明的会议。当时各国代表都很无奈,印度就是不肯在涉及美元替代机制的条款上签字,最后会议只能草草收场。

但是现在,印度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特朗普根本不领印度的情。你以为帮美国干脏活就能换来优待?太天真了。特朗普上台后,对印度的关税制裁一点都不手软,还想强行打开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市场。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明确表示,农业和乳制品是印度的两条"重要红线",必须高度谨慎处理。

农业对印度来说就是"命根子",印度有6亿人口依靠农业为生,国内农民抗议活动刚刚平息不久,此时在农业问题上向美国低头,莫迪的政治生涯可能都要完蛋。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印度终于意识到一味讨好华盛顿是没有出路的。于是,莫迪政府开始"向东看",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的重启也就水到渠成了。

俄罗斯对此表现得很乐观,毕竟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多一个合作伙伴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美债抛售潮

7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5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再次减持美国国债9亿美元,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减持。虽然单月减幅看起来不算太大,但这种持续性的动作传递出的信号却非常明确。

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额从4月的7572.5亿美元下降至5月的7562.6亿美元。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趋势就更加明显了:从2021年10月的最高峰1.07万亿美元,到现在的7560亿美元,中国的美债持仓量已经缩水了近30%。

中国现在已经退居美债第三大持有国,排在日本和英国之后。

为什么要持续减持美债?首先,美国的财政状况实在是让人担忧。债务总额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30%以上。

并且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美国政府的利息支出正在飞速增长。2024财年,美国政府仅利息支出就超过8000亿美元,比国防预算还要高。

这种情况下,美债的系统性风险正在不断累积。对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来说,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考虑,绝对不能把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所以一方面加快推进与俄罗斯、印度等国的本币结算机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另一方面增持黄金储备,提升外汇资产的多样性。

美债面临的不仅仅是中国减持的问题,而是整个国际信任体系的松动。

近几年来,美国动辄就把美元结算系统当成制裁工具,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伊朗的制裁、对朝鲜的制裁,哪一次不是拿美元支付系统开刀?这种做法让其他国家心里都打鼓:谁知道哪天美国会不会也这样对付我?

在这种情况下,持有大量美债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脉交给别人。聪明的国家当然要提前做准备,分散风险。所以中国减持美债,不是什么金融武器,而是正常的风险管理。

特朗普原本想通过经济霸权主义和地缘对抗来巩固美国地位,结果却透支了美国的长期影响力,导致盟友信任崩塌。

韩国要收回军事主权,印度转向多边平衡,中国减持美债,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美国的战略短视正在付出代价。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财经   亚洲   美国   中国   战略   印度   韩国   美元   华盛顿   俄罗斯   机制   农业   美国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