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称霸街头的鸭脖三巨头,如今疯狂关店,到底咋回事?

刚路过小区门口那家开了五年的绝味鸭脖,发现卷闸门拉得严严实实,玻璃门上贴着“店铺转让”的红纸,这已经是这个月看到的第三家关门的卤味店了。

打开社交平台翻一翻,好多网友都在说“楼下的周黑鸭不见了”“煌上煌换成了夫妻小店”。

后来查了各家财报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个别现象,今年上半年煌上煌闭店762家,接近去年全年的闭店数。

周黑鸭去年一年就关了785家店,绝味鸭脖更惨,从2023年末的15950家店,跌到今年9月只剩10725家,20个月里倒闭了超过5000家。

算下来,这三家半年多就闭店超2300家,曾经开遍大街小巷的卤味三巨头,怎么突然就“不香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在三巨头忙着关店的时候,有个叫“衢州鸭头”的新品牌悄悄开了近3万家店,数量比三巨头加起来还多。

一边是闭店潮,一边是开店热,卤味行业这波“冰火两重天”的背后,藏着消费者最真实的选择。

鸭脖13年涨价1倍,按克卖成“零食爱马仕”,谁还吃得起?

不少老顾客都有同感,现在买鸭脖越来越“肉疼”了,记得2012年的时候,绝味、周黑鸭这些品牌的鸭脖,一斤大概在30到45元之间,偶尔买上一斤,够一家人看电视的时候当零嘴。

可现在再去店里问,随便拿几根鸭脖,称重的时候就可能超过20块,折算下来一斤最低都要60块,贵的能到80块。

13年时间,鸭脖价格翻了一倍还多,这涨幅比大多数人的工资涨得都快。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现在买鸭脖跟买黄金似的,得按克计价,之前有网友晒出自己的消费记录,买了3根鸭脖称重是128克,花了29.8元,算下来一克接近0.23元,比有些银饰都贵。

本来是休闲的时候随便吃点的小吃,硬生生被炒成了“零食界的爱马仕”。

除了价格贵,不少人还遇到过“加称”的糟心事,有消费者吐槽,明明自己只拿了几根鸭翅,店员称重的时候会悄悄多放一两根进去,等你发现的时候,单子都已经打出来了。

“本来钱包就不鼓,买个零食还得被‘套路’,下次肯定不想去了。”

现在年轻人花钱越来越理性了,大家会算一笔明白账,一杯奶茶钱能买两斤鸡蛋,能买一把青菜加一块豆腐,够做一顿饭。

对比之下,花30块买几根鸭脖,吃完没什么饱腹感,性价比太低。

尤其是在小县城,收入水平本来就不如大城市,面对高价鸭脖,更多人会选择“算了吧”。

预制菜阴影+冷链冲击,县城门店成“重灾区”

卤味三巨头的麻烦不光是价格贵,还有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顾虑。

之前西贝因为预制菜引发争议的时候,就有消费者问:“既然卤味也是预制好的,我为什么不在网上买料理包自己加热,非要多花场地费和人工费去店里买?”

这个问题戳中了三巨头的痛点,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在卤味店买的鸭货,大多是中央厨房统一卤制好,再冷链运到各个门店的,门店只负责解冻、售卖,根本不会现场卤制。

这种模式本来没问题,但随着预制菜争议越来越大,加上电商平台的冲击,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现在在网上随便搜一搜,就能找到各种卤味品牌的旗舰店,冷链配送速度很快,今天下单明天就能到,拿到手还是冰的,新鲜度不比店里差。

更重要的是,网上价格往往比实体店便宜10%到20%,还不用出门。

对于住在小县城的人来说,既然网上能买到更便宜的,何必再去实体店?

这就导致三巨头在小县城的门店成了“重灾区”,一方面,小县城购买力有限,高价鸭货本来就不好卖。

另一方面,电商和本地夫妻店的竞争,让门店生意雪上加霜,有县城店主透露,今年上半年店里每个月亏损都在5000元以上,实在撑不下去才关店的。

而且卤味的保存时间有限,门店要是销量不好,很容易出现临期产品。

为了减少损耗,有些门店会把临期产品和新鲜产品混在一起卖,消费者买回去发现味道不对,下次就不会再光顾了,这种恶性循环,让越来越多的县城门店陷入困境。

新玩家靠“低价+明档”逆袭,三巨头自救成效寥寥

就在三巨头忙着关店的时候,卤味行业里杀出了一匹“黑马”,衢州鸭头。

这个品牌这几年悄悄开了近3万家店,数量超过了绝味、周黑鸭、煌上煌三家的总和,它能快速崛起,靠的就是精准击中三巨头的“软肋”。

首先是价格,衢州鸭头的鸭货普遍比三巨头便宜1/3以上,同样是一斤鸭脖,三巨头卖60块,它只卖40块左右,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

其次是模式,它采用“明档自选”的方式,消费者可以自己挑,想吃多少拿多少,不用担心店员“加称”。

更关键的是,衢州鸭头大多是夫妻店,门店面积小,租金、人工成本都低,所以能把价格压得很低。

反观三巨头,门店大多开在商场、街边显眼位置,租金高,还需要雇不少员工,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面对新玩家的冲击,三巨头也不是完全没动作,今年7月,绝味鸭脖在长沙开了首家“plus店”,尝试做“卤味+快餐”的模式,想吸引更多顾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有去体验过的顾客说,店里的快餐味道一般,价格还不便宜,不如单独去快餐店或者卤味店。

煌上煌倒是有点不一样,今年上半年虽然闭店近800家,但净利润反而同比增加了26.9%。

这背后的原因很耐人寻味,之前卤味价格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销售费用高,比如广告宣传、门店装修等,现在关了一些低效门店,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利润自然就上来了。

而且今年鸭副产品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0%以上,煌上煌的综合毛利率达到了38.61%,这说明它其实有降价的空间,只是没选择这么做。

其实消费者不是不喜欢吃卤味了,而是不喜欢“又贵又没性价比”的卤味。

之前三巨头涨价,总是拿“原材料价格上涨”当借口,现在原材料价格降了,价格却没跟着降,服务也没什么提升,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卤味行业的竞争早就不是“谁名气大谁就能赢”了,而是要看谁更懂消费者。

现在的消费者更理性,更看重性价比,也更在意消费体验,如果三巨头还不改变,继续抱着“高价套路”不放,那现在的闭店潮、营收下滑,可能只是个开始。

未来卤味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也会越来越细分,无论是走低价亲民路线,还是走高端品质路线。

只要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就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而那些跟不上变化的品牌,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美食   街头   疯狂   卤味   消费者   衢州   价格   店里   称重   性价比   夫妻店   县城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