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一种护肝成分?这些食物其实不用加

【来源: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味精作为调味品,曾一度家家必备,用来提升菜肴的鲜美度。然而至今不少人仍对其存在误解,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产物”或“不健康添加剂”。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味精从何而来?

味精其实源自天然食物。早在百年前,研究人员就从海带中提取出了味精,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一钠/谷氨酸单钠,无论是肉、鱼、蛋等动物食材,还是米面、豆类等植物性食材,都含有谷氨酸成分。

我国在上世纪初期建立的第一个味精厂,正是以面粉为原料生产味精的。不过,这种方法污染较大、效率也较低。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以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玉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分离、干燥而生产出来的天然物质。它的生产过程与酱油、葡萄酒、米酒等传统发酵食品相似,并不是什么充满了科技的人工合成品。

除了为菜肴提鲜外,科研人员近年来还发现了味精潜在的健康价值。

02

新研究发现

味精或有护肝潜力

一项新研究发现,给肝损伤的小鼠补充谷氨酸,可以有效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在临床医学中,谷氨酸一直都被用于肝病患者的治疗,这是因为谷氨酸可以和血液中的氨合成谷氨酰胺,从而预防血氨浓度上升给人体造成毒性。

而补充谷氨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味精。但需要注意的是:味精并非纯谷氨酸,它还含有钠,过量摄入仍会带来健康风险。

03

味精的“风险”

尽管味精本身是由“天然的细菌”,用“天然的粮食”发酵而成,仍有人因其风味不像家中慢熬的鸡汤那样“自然”而感到担心。以下几个误区,需要知道:

1味精致癌?

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急性毒性、致畸形性和突然变异性试验等多种试验中,都已证明味精是安全的。

而且味精被食用后,经胃酸作用转化为谷氨酸,进入血液,成为合成蛋白质的“要件”,并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的过程,反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关于味精致癌说法不可以相信。

2

味精导致脱发?

关于味精导致脱发的说法没有相应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撑。脱发按病因分类,内分泌性脱发和神经精神性脱发最为普遍。前者是遗传因素和雄性激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后者病因尚未完全认识清楚,可能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与精神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还有不常见就是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导致的脱发。

味精的“风险”在钠

提到味精,很多人会联想到“口渴、头晕”,这可能是因为摄入的钠过多。味精是一种隐形盐,它的钠含量大概为盐的1/3,并不是味精对身体产生了危害。

虽然味精的安全性大可放心,但若长期追求“鲜味”而过量摄入钠,其危害已被广泛证实:不仅会引发口渴,还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的发生风险。

因此,食用味精的关键是要控制膳食中的总钠量。

04

味精应该怎么吃?

日常饮食中,人们在食用味精时要注意:

对应减少用盐量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g。如果在炒菜和做汤时用了味精,用盐量一定要相应减少。

避免高温味精最好的溶解温度在70—90摄氏度,也就是在菜品即将完成时添加味精,若加入的时机不对,会出现不能溶解或者失去鲜味的问题。

避免重复使用海带、番茄、鱼、蘑菇和玉米等天然食材本身烹饪过程会同时生成鲜味,无需另加味精调鲜。

味精是一种安全的鲜味增强剂,既不会致癌,也不会头秃。合理食用,不仅能提鲜,也能兼顾健康。

你做饭会加味精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美食   味精   成分   食物   谷氨酸   鲜味   毒性   因素   风险   海带   作用   口渴   膳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