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海军完败到如今向海图强,福建舰入列有何历史钩沉启示?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1894年的甲午海战,一度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百余年后,人民海军新型航母福建舰破浪前行,开启了远海防卫的新篇章。从刘公岛的残舰断炮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这段跨越世纪的航迹,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历史钩沉与启示?为何大清曾拥有巨舰却一败涂地?为何今日中国必须走向深蓝?这既是时代之问,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军队之问。

第一个问题,铁甲巨舰,为何却折戟沉沙于黄海?

帅克认为,甲午之败,非败于器而实败于人。北洋水师的悲剧,应该是体制性的、系统性的、根源性的失败。

首先,从装备上看,有更新之形无体系之实。北洋水师成军之初,其“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堪称亚洲巨无霸,性能应属一流。然而,海战是体系对抗而非单舰斗殴。特别是弹药匮乏且质量低劣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而日军舰队则大量使用爆破弹,从而有效摧毁舰体并引发大火。另外,日军舰队装备了大量速射炮,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而北洋水师主炮射速缓慢,火力持续性不足。至为关键的是,北洋水师成军后装备更新几乎停滞,而日军在战前以举国之力增购新锐战舰“吉野”号等,其航速射速全面占优。

其次,从体制上看,有现代之器却无现代之魂。北洋水师是一支在封建母体中催生出的“早产”的现代化军队,武器虽是新的,但其灵魂仍是旧的。特别是指挥体系严重僵化落后。具体表现为,作为统帅的丁汝昌,其指挥权威与能力均受掣肘。舰队采用的是过时的横队阵型(“雁行阵”),这些严重限制了舰炮火力发挥。后勤保障与训练则严重脱节。舰队经费经常被挪用。平日训练多为“演戏”,导致官兵在瞬息万变的真实战场上应变能力极差。

再次,从战略上看,有海军之表无海权之里。清廷建设海军,本质上是一种“要塞舰队”思想,企图“以舰队守海口”,将海军作为移动的海岸炮台,实施消极被动防御。这与马汉的“海权论”思想——强调通过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完全背道而驰。无论是李鸿章还是丁汝昌,他们都缺乏清晰的海洋战略和制海权意识。而这种大战略上的迷茫与缺失,致使北洋舰队其覆灭的命运从诞生之初就已注定。

第二个问题,向海图强,为何必须挺进深蓝?

历史反复证明,羸弱的海军无法守护和平的愿望。今日中国之所以必须重视海权,大力发展远海防卫能力,并非穷兵黩武,而是国家利益拓展与民族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日我国的核心利益,早已不局限于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海上生命线的安全至关重要。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资源进口高度依赖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等关键水道堪称我国经济的“咽喉”。这些战略通道一旦受制于人,国民经济将面临瘫痪风险。同时,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蕴含着巨大的渔业、油气和矿产资源。它是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维护这些“蓝色国土”的主权和权益,必须依靠强大的远海防卫力量作为后盾。亚丁湾护航以及也门撤侨的实践表明,国家利益的触角延伸到哪里,海军的航迹就必须覆盖到哪里。

不要忘了,冷战时期形成的“第一岛链”地理封锁,至今仍是悬在我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将我国海军主力长期封锁在近海,极大地压缩了我海上战略纵深和防御缓冲区。而这次的福建舰的入列,及其搭载的歼35、空警600等组成的强大舰载机体系,其核心意义正是在于努力夺取并掌握“第二岛链”内的制空制海权,将我海上战略防御前沿大幅向前推进,力争在远海甚至是大洋之上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第三个问题,砺剑深蓝,为何必须铸就定海神针?

福建舰的横空出世,是一个里程碑但绝非终点。要真正实现从“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必须在甲午血泪的映照下,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砺剑深蓝。

一是要强人才。再先进的武器,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来驾驭。我们必须培养一批不仅精通技术战术,更具备全球视野、联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新型海军军官。他们需要深刻理解现代海权理论,精通信息战、电子战等新型作战样式,能够在高强度对抗的复杂环境下做出正确决策。这就需要改革军事教育体系,加大实战化、联合化训练比重,让官兵在贴近未来战场的环境中磨砺成长,彻底告别“演戏式训练”的积弊。

二是要强体系。信息化条件下的海战是体系作战,决非单舰或单航母编队的对抗。我们必须超越甲午时期只重视单舰吨位和火炮口径的旧思维。一要要下大力打造“空、天、电、海”一体化的侦察预警体系,综合利用卫星、预警机、无人机、水下声呐阵列,实现对广袤海域的实时、全域感知,从而实现海洋战场对我单向透明。特别要注重构建集成的作战指挥系统(C4ISR),确保从最高统帅部到一线作战平台的信息畅通和无缝链接,实现决策优势和多维力量的协同打击。我们看,福建舰的强大,就不仅在于其本身,更是在于它能作为整个作战体系的核心指挥节点,有效调度和整合各种作战力量实施一体打击。

三是要强根基。北洋水师的覆灭警示我们,海权之重关乎国运。一支肩负远海防卫的强大海军,必须根植于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正是我国在尖端领域实现突破的缩影。未来,我们必须在舰载激光武器、高超声速反舰导弹、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铸就捍卫民族复兴的“定海神针”,才能让中国的航船永远破浪前行在充满希望与荣耀的深蓝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历史   钩沉   甲午   福建   海军   启示   北洋   远海   水师   舰队   深蓝   作战   体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