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发布了《陈毅向中央汇报工作,经周恩来提醒,懊悔地说:这次闹得伤感情了》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29年8月,陈毅为了解决红4军里存在的问题,孤身一人,甘冒奇险,前往上海,巧妙地与中共中央机关接上了头,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李立三、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的指导下,起草约8000字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4军前委的指示》信,即历史上著名的“九月来信”。
“九月来信”的主题思想就是:充分肯定了毛主席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保持红4军的原有领导系统不变,毛主席仍为前委书记、红4军党代表,朱德仍为军长,要求引发了这场争端的刘安恭回中央工作。
李立三和周恩来在审核“九月来信”时,考虑到了陈毅的尴尬处境,想把他调往鄂豫皖红军,或到广西指导百色地区的起义。
陈毅爽朗地笑了,说:“红4军代表大会没有开好,毛泽东同志离开了前委,都是我的责任,我不能逃避。事情由我起,就必须由我终。我必须回去挽回不好的影响,想尽一切办法把毛泽东同志请回来,我的工作具体怎么安排,以后再说了。”
10月1日,陈毅郑重地告别了李立三、周恩来,带着“九月来信”离开上海,一如当年坚决追赶南昌起义军一样,坚决地赶回红四军。
陈毅尚在归途中,朱德已经按照中共中央原先的指示,“到东江游击,向赣梅发展”。
老覃在大前天发布的《陈毅初掌兵权,准备出兵广东,毛主席认为这是以弱犯强,极力反对》一文提到过,毛主席是反对红4军进入东江的,但他已经离开了前委,失去了话语权。
作为前委代理书记的朱德,是个老好人,忠实地执行了中央的指示,进军东江。
不过,为持稳重,他没有按照前委里多数委员的主张,立即挺进到梅县一带,而是先在闽粤边界分兵做群众工作,稳扎稳打。
红4军第1纵队在纵队长林彪的率领下,到了10月18日,才进入梅县、蕉岭交界的上步村。
而第2纵队在纵队长刘安恭的带领下,于该日进至大埔青溪。
谁也没有料到,青溪竟然成为了刘安恭的葬身之所。
敌军由虎市扑来,第2纵队拼死反击,尽管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刘安恭却在战斗中不幸中枪,光荣牺牲。
纵队长由郭化若继任。
陈毅离开上海后,经香港,过汕头,于10月11日到达中共东江特委所在地,得知红4军开赴东江,便继续北行,走梅县南部山区,绕过梅县县城,到达蕉岭,与林彪的第一纵队遇上了。
从林彪口中,得知军部设在松源。
陈毅于是迅速赶往松源,与朱德见面。
朱德读了“九月来信”,非常高兴,不过,他提醒陈毅,说:“让润之回来担任红4军前委是最正确的做法,我之前已经敦请过两次了,都遭到了他的拒绝。这次,有劳你来努力做好这个工作了。”
陈毅信心百倍地说:“错由我起。我相信,只要我向他做了检讨,他会回来的。”
10月23日晚,红4军主力开往梅县县城。
这次,遭遇的是粤军第61师师长蒋光鼐率领的3个团,红4军力战不敌,被迫撤走。
一周之后,朱德率红4军主力卷土重来,被蒋光鼐部反扑,死伤惨重。
陈毅在11月1日主持召开前委会议,总结失败的教训,及时止损。
这次,冒进东江,二打梅县,红4军总兵力减员高达三分之一,成为了继“八月失败”打郴州之后的又一个大败仗。
朱德叫苦不迭,欲哭无泪,说:“都说朱毛红军朱毛红军,朱脱离了毛,就要打败仗啊。”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