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开始运行,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西方国家研究了50多年,未能突破的项目。
中国不仅把它变成了现实,并且还实现稳定运行,成为全球唯一。
那么,它跟传统核电站有啥区别?
传统核电站好是好,但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核泄漏。
日本福岛核泄漏后,欧洲很多国家都把自家的核电站关闭了。
核电站发电的原理,简单来说,是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部进行裂变并释放出大量热能。
然后通过高压下的循环冷却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生成蒸汽,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但核反应堆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核废料。
这玩意可是有很强的放射性,而且半衰期长达几万年,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
不仅如此,由于传统核电站用的是链式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
如果不控制的话,堆芯温度能轻松干到上千度。
因此,需要不停地用海水对其降温,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核电站都建在海边的原因。
而使用钍基熔盐堆,则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首先,它的核燃料不使用纯铀,而是钍。
虽然在合适的条件下,需要经过几次转变,才能变成铀233,但这玩意没有辐射,就算泄漏危害也不大。
而且,就算系统发生极端故障,熔盐冷却剂遇冷凝固,可自动停止反应,不会发生像福岛那样“硬核自爆”。
再加上,钍基熔盐堆采用熔盐当冷却剂,没有铀堆的链式反应,不需要大量海水进行冷却降温。
换句话说,它可以建造在任何地方,比如内陆、沙漠,甚至月球也没问题。
并且,同样是烧开水,钍的能量转换效率是铀的200倍。
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钍燃料可产生更多的电能,极大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如此“逆天”的存在,难怪许多国家都对其趋之若鹜。
更重要的是,钍可比铀资源丰富多了。
据统计,全球钍储量约为铀的3-4倍。
而中国拥有约28.7万吨钍资源,理论上可满足未来两万年的电力需求。
而且,钍是跟稀土矿伴生的,提取它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
因为全球领先的稀土提炼技术,就在中国。
别的国家挖半天也难提纯,我们则是开采稀土的同时“顺手带走”,真正的“买一送一”。
既然钍基熔盐堆这么香,美国为何不造?
别说,钍熔盐堆技术最早是起源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但他们研究了50多年,也没迈过这道坎。
除了技术上的瓶颈外,美国人觉得钍这东西非常安全,在军事上没啥用途。
特别是美苏冷战期间,他们更迫切的想要研制原子弹、氢弹这种爆炸性的东西。
国家层面都没有人去扶持,熔盐堆技术被美国放弃,也是情理之中。
但中国不一样,在我国工程师的突破下,熔盐堆技术被彻底拿下。
据悉,在甘肃,世界首座运行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实现稳定运行。
虽然目前设计发电功率只有2兆瓦,但据透露,更大的钍熔盐反应堆已经在建设中,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临界状态,发电功率达到10兆瓦。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钍基熔盐堆商业化运行的国家。
甘肃戈壁滩上的这堆“火”,看似微小,却可能点燃未来能源的燎原之势。
一旦这项技术成熟,未来可以将其塞进航母、航空器里,一次加足燃料,便可终身续航。
届时,中国核动力航母不就是跟下饺子一样?
可以说,全球核能的产业格局,即将迎来巨变。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