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育儿法的短视:只是暂时改变行为,而非真正解决问题

【今日书摘】《看见孩子》

循证育儿法的短视:只是暂时改变行为,而非真正解决问题

“唯行为论”的养育法之所以吸引人的另一个原因是,既具体又明确。坦白讲,如何借助小红花来奖励好的行为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想要弄清楚孩子为何不主动做出那些行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从操作方面讲,把孩子关进房间似乎比跟孩子沟通更为简单。但假如我们能迎难而上,我们就会迈出重要的一步。

阿尔菲·科恩在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图书《超越管教》(Beyond Discipline:From Compliance to Community)中写道,只要父母或专业人士“把事情的焦点放在改变孩子的行为上,那么他们就已经无意识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这种观念无视我们许多人眼里真正重要的东西,例如孩子的想法、感受、需要、主张、动机、价值观等引发了特定行为的东西。

行为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表现出了特定行为的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科恩如此解释道,传统的管教方式或许可以暂时“改变行为,但无法让人获得成长”。他力劝成年人培养“‘透过’行为洞察真相的能力,以此来理解激发行为的动机,以及找到影响动机的方法”。

@芮智+,帮你智慧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育儿   短视   孩子   动机   关进   观念   原因   东西   迎难而上   书摘   表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