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肉松小贝
编辑|史不得呀
谁能想到,曾让澳大利亚底气十足的“铁矿牌”,如今成了中国定价权突围的关键。
路透社10月9日消息,因价格、结算方式僵持近一周的中澳铁矿贸易已重启,澳洲巨头必和必拓首次松口:三成订单用人民币结算。
这是2003年中国成全球最大铁矿买家后,外方首次接受人民币结算。
要知道,中国铁矿进口依赖度达80%,澳矿占比超八成,按常理澳方本可“卡脖子”,为何反倒让步呢?
2025年10月1日,一则消息让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瞬间炸开了锅,中国正式宣布停止购买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这可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要知道中国几十年来都是澳大利亚铁矿的铁杆买家,进口量占全球总量的七成以上,以前就算价格涨得再离谱,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这场风暴早有预兆,2025年8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代表国内钢厂与必和必拓开启年度长协谈判,双方的分歧大到无法调和。
当时铁矿石价格比年初跌了两成,必和必拓的矿品质还明显下降,算上开采和运费成本也就40美元一吨,中方提出80美元的结算价已经留足了利润空间。
可必和必拓却狮子大开口,非要在去年基础上涨15%,卖到109.5美元,理由竟是俄乌战争快结束了,全球重建会推高钢铁需求。
更关键的是,中方要求改用反映中国实际供需的定价体系,用人民币结算,而必和必拓死抱着普氏指数和美元不放,声称这是"行业规矩"。
谈判陷入僵局后,中国开始逐步升级行动。
9月上旬,先让国内钢厂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的主力产品金布巴粉矿,必和必拓还嘴硬威胁要"断供",短暂拉高了期货价格。
可到了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直接下了死命令:所有钢厂和贸易商,一律不准签订新的美元计价必和必拓铁矿合同。
消息一出,必和必拓股价开盘就跌超5%,一天之内跌幅达到4.8%。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着镜头喊"令人失望",可这话软乎乎的根本没威慑力。
澳大利亚终于慌了,印度、越南这些国家加起来也吃不下这么大的量,要是中国长期不买,澳大利亚的矿场就得停工,工人失业,财政收入还得锐减。
而中国这边却稳如泰山,10月9日谈判还传着要拖到2026年初,10月13日必和必拓就先服软,恢复了17万吨铁矿的对华销售,这场博弈的主动权已然彻底易手。
中国之所以敢跟必和必拓硬刚,根源在于忍了多年的定价权之痛。
这一切的核心,就是那个被奉为行业标准的普氏指数,听着挺专业,实则藏着华尔街资本的小把戏。
这个指数的生成方式简直粗放得可笑,就是每天打几个电话,问问矿商想卖多少钱、钢厂愿意多少钱买,然后拍脑袋定个标准价。
更离谱的是,编指数的机构股东和必和必拓的股东好多都是一家的,这就形成了"左手定价、右手卖矿"的利益闭环。
澳大利亚矿企靠着这个猫腻,挖一吨矿成本没多少,卖给中国就能翻倍赚钱,而中国钢厂炼一吨钢的利润却薄得像纸。
2025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日子更是难熬。
全国重点钢企亏损面接近四成,螺纹钢、热轧板这些主要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陷入"越卖钱越少"的怪圈,消化产能都成了难题。
在必和必拓还想着涨价的时候,中国钢企连原价都快扛不住了。这时候中方提出长协价下调19%,不光是讨价还价,更是为了帮整个行业活下去。
更让人憋屈的是,普氏指数还老受海外无关因素干扰。
澳大利亚暴雨影响运输、欧洲钢企扩产这些跟中国市场供需八竿子打不着的事,都能成为涨价理由。
中国作为买走全球七成铁矿的大买家,却连定价的话语权都没有,这显然太不合理了。
必和必拓能这么快服软,核心是发现中国早不依赖澳矿了。
这份底气,是中国用二十年慢慢攒下的。
海外找矿上,中国从2000年代初就动手。2009年中铝买了力拓股份,2010年代又入股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FMG,跟着分利润。
最关键的是几内亚西芒杜矿,中国企业2014年接过来,砸200多亿美元修铁路、港口,造出条“铁矿生命线”。
这矿品位比澳大利亚的还高,一年能产1.5亿吨,刚好补上必和必拓的量。
而且几内亚签了协议,矿得优先卖给中国,还得用卖矿钱还贷款;矿石只粗破碎,其他国家买回去也用不了,等于给中国锁了独家供应。
国内也整合得好,以前钢厂各买各的,小厂为抢矿私下抬价,把谈判底裤都漏了。
2022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把全国七成铁矿进口攥到一起,对外就一个声:不降价?那全国都不买你的;这种集中采购的劲儿,让中国谈判时腰杆硬多了。
技术和原料替代更是断了澳矿的路,中国搞出“一火成材”炼钢技术,缩短流程、压低成本;还大力收废钢,从拆船板到收汽车壳,建了全链条回收网。
2025年要用到4.5亿吨废钢,现在废钢占钢产量都四分之一了。
加上给电炉钢企减税、发绿色贷款,铁矿石从“必须要”变成“能替代”。
还有战略储备和政策托底。西方机构算着,中国至少有1亿吨铁矿储备,够用上一个月。
2025年出的《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还说,不扩产、压落后产能,让铁矿需求能控制,不被澳大利亚拿捏。
有了这些底气,推人民币结算就顺理成章了。
2025年四季度起,不少港口的现货铁矿开始用人民币到岸价结算,不用再被动看美元汇率。
必和必拓最后同意30%订单用人民币结算,这是2003年以来人民币头回进全球铁矿结算核心圈。
更重要的是,中国设了到2026年的观察期,要是顺利,下一步就建全用人民币定价的制度。
澳大利亚守着资源霸权的老黄历,以为能永远卡中国脖子,却没看到中国二十年如一日的布局。
从海外矿权到行业整合,从技术升级到废钢利用,每一步都在为争夺定价权蓄力。
必和必拓的让步不是终点,而是全球资源交易体系变革的起点。
人民币在铁矿贸易中的突破,撕开了美元垄断的口子,为更多大宗商品的货币变革探了路。
未来的博弈还会继续,但中国已经亮出了自己的实力,轮到我们来定规矩了!
信息来源:
市场咨询:《“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总理急了》,2025-10-02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