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聊起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真是一把辛酸泪。

就拿我同事家来说吧,前阵子简直是“战场”。一个普通的清晨,孩子磨磨蹭蹭不肯穿校服,妈妈在旁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催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呢?孩子猛地一回头,一句“你烦不烦!”像冰锥一样扎过来。妈妈当场就懵了,委屈得眼圈都红了。在旁边看报纸的爸爸瞬间“炸毛”,冲过去就给了孩子一巴掌。家里顿时哭声、吼声混成一团,最让人心寒的是,孩子从头到尾都梗着脖子,没觉得自己有半点错。事后,夫妻俩看着孩子红肿的脸,心疼得像被刀割,却又不知道这根刺到底该从哪儿拔。
其实,这样的“战争”在很多家庭都上演过。亲子之间有矛盾,太正常了,关键是怎么拆掉这颗“炸弹”。想让孩子心甘情愿地靠近你,不妨试试这三招:
第一招,给自己“充充电”。别总凭着自己当年被养大的经验想当然。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世界、心里的想法,早就刷新了N个版本。家长得主动去学,看看教育书,听听专家课,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脾气”和“软肋”。这不是为了当什么专家,而是为了能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别再用我们那套“老黄历”去对他们的“新世界”。
第二招,先“灭火”,再“谈判”。情绪上头的时候,讲道理全是废话。孩子顶嘴,你火冒三丈,这时候任何话都带着火药味。不如先喊个“暂停”,各自冷静。你可以深呼吸,去阳台站一会儿,或者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很生气,我们都冷静十分钟再谈。”等心里的火熄了,脑子清醒了,再坐下来,像朋友一样,聊聊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心平气和,问题才解决了一半。
第三招,也是最重要的一招:蹲下来,听孩子说。别总站着俯视他,试着蹲下来,平视他的眼睛。当孩子说“我不想上学”时,别急着反驳“哪能不上学”,而是共情地问:“哦?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吗?”当他愿意开口时,就耐心听,别打断,别评判。让他知道,你是他最安全的“树洞”,是和他一头的“战友”,而不是随时准备审判他的“法官”。
说到底,亲子教育这门课,我们都是边学边考的学生。它考验的不是我们的权威,而是我们的智慧和耐心。当我们开始学习、开始控制情绪、开始真正倾听时,你会发现,那个曾经让你头疼的小家伙,其实一直都在等你,用一个温暖的拥抱,来融化你们之间的冰墙。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