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600嫌贵,25元嫌坑?海底捞的“既要又要”玩砸了?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不太好看。营收207亿出头,比去年同期少了些。

利润更不乐观,17亿多的溢利比去年降了不少,核心利润也缩水了。

顾客少了1000多万人次,翻台率也从去年的4.2次跌到3.8次,离2019年的4.8次还差得远。

这是它2022年扭亏为盈后,第一次出现增速下滑。

老实讲,这成绩放在火锅行业大环境里不算意外。现在火锅店闭店的比新开的还多,近一年就有19万家关门,单店亏损50万都不新鲜。

海底捞自己的门店也没稳住,上半年新开的店还没关掉的多,净增数是负数。业绩不好,海底捞没躺平,反而往两个极端使劲,一边冲高,一边下沉。

臻选店从订满到空位:高端突围成了“昙花一现”

7月底北京国贸开了家海底捞臻选店,号称“海底捞Pro”,瞄准的是有钱人。

我特意去查了下,人均要600多,是普通门店的6倍,还要收10%-15%的服务费。

菜品主打粤式火锅,有波士顿龙虾、帝王蟹这些海鲜,能现捞现煮,服务也升级了,厨师会现场做菜,还能搞鲜花布置。

本来想靠对标新荣记打响高端名号,毕竟新荣记的米其林二星门店口碑摆在那。

开业头阵子确实火,晚上全满,包厢要排两周,充5万、10万的顾客不少。

但这热度没撑多久,现在国庆的座位都富余得很,跟真正的米其林餐厅比差远了。

无奈之下,店里上了低价团购套餐,双人398元,四人999元,人均拉到200多。

这操作就有点矛盾了,想走高端路线,又怕没人来,只能降价妥协。

用户评价也分裂,有人说食材好值这个价,有人觉得性价比太低。很显然,这种高端店做不了规模,海底捞自己也说不会多开,也就一线城市摆几家,对业绩帮不上大忙。

“穷鬼套餐”利润高?线下店难掩赔钱真相

高端路走得磕磕绊绊,海底捞又把宝押在了低价市场,也就是网友说的“穷鬼套餐”。

这其实是它2022年推出的“下饭火锅菜”,做外卖起家,今年上半年外卖收入涨了不少,大半都来自这个业务。

5月底北京国瑞城开了首家线下店,我路过时留意过,就8组桌椅,得扫码点单。

主打拌饭、冒菜,16款产品里最便宜的20多块,最贵的40多。

最火的番茄牛肉粒拌饭卖近25元,但成本据说不足5元,利润空间其实不小。

可这店看着赚钱,实际藏着坑。店里没有免费水果和特色服务,只有小料、海带汤不要钱。更关键的是,线下堂食只占3成,7成都是外卖。

而且线上用券后更便宜,不少人在线上点了来店里吃,堂食那点收入根本盖不住房租人工。说实话,这线下店更像个外卖站点,开得有点多余。

除了这俩,海底捞还开了社区店、宠物主题店、夜宵店等一堆业态。

昌平那家社区店从早上6点开到凌晨3点,卖包子、熟食也卖火锅,国庆有些时段订满了。

但业态太多反而显得乱,高端客群觉得品牌掉价,平价消费者又觉得套餐不够实在。

现在海底捞市值712亿港元,跟2018年巅峰时的4300亿没法比。它的“既要又要”,更像增长焦虑下的乱撞。高端没站稳,下沉没扎根,核心的火锅业务增长还是没解决。

餐饮行业的淘汰赛里,顾客认的是实在。

与其在高低端之间反复横跳,不如把核心优势稳住。毕竟大家去海底捞,最初图的是服务和味道,不是600元的龙虾,也不是20元的拌饭。

要是再找不准方向,这“既要又要”的戏码,怕是难以为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美食   海底   火锅   外卖   套餐   利润   上半年   店里   穷鬼   低价   顾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