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重阳节,家里老人已经开始盘算:买点糕点、准备排骨炖萝卜、和隔壁大爷大妈去山上转转。

重阳节是老人专属的“VIP节日”,大家都说“登高望远”,家里小辈也得给长辈送上关心。
然而每年这个时候,老话常挂在嘴边——“不怕重阳阴,就怕重阳晴。”
现代人听了纳闷,这年头不都喜欢晴天么?
阴天外出还不怕摔跤、太阳出来还正好拍照,怎么老人偏要“怕晴天”?
别急,一起听听老人的经验之谈,倒有几分道理。

身体最诚实,晴天风大易感冒。农忙过来的老人最懂气候。
重阳晴天,秋高气爽,表面看着舒服,其实风带的凉意一齐上线。
老人腿脚本来就怕冷,膝盖易犯 病,这阵儿没防备多穿两件,连咳嗽打喷嚏都能赶上节日的大合唱。
乡下的老人总说:阴天湿润,反倒没那么干燥的风,疼痛减缓一点。

晴天外出登高,热情不减,病毒细菌却比人还活跃。身体这玩意儿,可骗不了人。
作物收成也盼阴,不求暴晒。
农村老大爷们收完玉米进院,盆里刚挖的红薯堆了一座小山。
重阳时节碰上晴天,地方太干,泥土里的水分窜得快,虽然收晒简单,保存不利。

如果是阴天,反而更稳妥。瓜果蔬菜慢慢进仓,粮食水分也不会一下子丢光,后面冬储连续吃上几个月不出问题。
有人讲,这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真实写照。
走亲访友,晴天热闹不见得省心。

谁家老人没遇过重阳节“扎堆”走亲戚?
晴天小路好走,全村的人左一家右一家的串门,凑一块热闹是挺开心的。
人多话杂,有些老人还是喜欢清静。邻居间互相问“今年收了多少?
老太太最近咋样?
有人被问烦了,索性蹲家里耍赖皮。

阴天雨雾挡着点,也算给社交降了温。
谁说老人都是“社牛”?
偶尔也嫌热闹过头。
家务农活赶工,晴天等于加班。
重阳晴天,外头晒谷、翻地、剪枝都得人手。

很多老人节日还在地里忙,年轻人说给老人歇歇,老人才不信。
这一天工作量上来了,等到晚上才觉得胳膊腿不是自己的,大伙凑在一起聊天,就是互相比谁浑身疼得厉害。
老人讲,“农忙不等人,晴天加班累死人”。

‘阴天稍有缓冲,大家放慢节奏,连厕所的旱厕味儿都淡些,说不清是气候还是心理作用。
讲究的人还关注风水,民间说法千奇百怪。
“重阳怕晴”,传说和鬼神有关。
老人信这个,倒不是迷信,而是重视节气轮换。

晴天多煞气,阴天才显清明。
到底是真是假没人计较,一听老人说起,也就当个谈资哈哈一笑算了。
最后想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晴天阴天都不重要,只要家里老人心情舒坦。

重阳晴天也罢,阴天更好,只要老人吃得香、睡得稳、脸上挂着笑,你说啥都对。
老人一句话:“天气再美,不如孩子陪着我。”这句是真理。
各位头条的兄弟姐妹,过节记得多陪老人,说不定你家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气故事。

你家重阳,怕晴还是怕阴?
欢迎留言吐槽,聊聊老一辈的那些小讲究!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