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总感觉英伟达快倒闭了,华为:?

我本来以为老黄这趟中国行,高潮已经留在了上周。

但我没想到,皮衣你个浓眉大眼的是没活硬整啊。(bushi)

昨天,老黄在接受央视新闻报道的时候,直接表示“感觉我们快倒闭了。”

从此“圣经”将再添一句:快要倒闭黄仁勋。

当然,老黄本意是说自己压力很大,总觉得自己的进步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越,“我总在想,就在我们取得某项成就的同时,别人也可能正在创造伟大。”

可能也正是这种压力的推动下,现在英伟达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4万亿$,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如老黄所说那样倒闭。

但你说老黄压力能不大吗?宏观局势变幻莫测,老黄前脚给大陆造了个特供阉割版H20,还囤了一仓库货,后脚被美国列入禁售名单。

急得老黄半年跑了3躺中国,一边跟大陆表诚意,一边游说美国政府。

这次显卡是真的滞销啦!

终于上周老黄宣布H20重返大陆市场,当时包括黑马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美国可算是低头了。

但是,在琢磨了一个周末之后,我觉得这事儿还是不能放心得太早。

为啥这么说呢?别急,我们慢慢捋一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H20为什么会被美国禁售。

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H20这颗芯片,简单来说H20其实就是英伟达针对大陆市场特供的一款阉割版芯片

2023年的时候,美国商务部将芯片出口管制标准从具体型号变成了“卡性能”,要求芯片综合性能(TPP)≤4800,性能密度(PD)≤5.92,,直接通过参数动态精准遏制对华半导体出口。

人话就是美国不看型号了,直接用性能参数划线,超标的就不让卖。

当时英伟达的旗舰处理器H200总处理能力达到了16000,PD顶着红线,内存带宽更是翻倍,可以直接用于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

所以英伟达为了不放弃中国这个市场,专门推出了一个符合美国管制标准的阉割版芯片H20。

这个芯片从算力到性能密度,都刚刚好卡在了美国管制标准的上限,同时在标准没有要求的部分,比如显存上,保留了96GB大显存容量,支持更强大的推理场景。

也就是说H20虽然在训练大模型的时候,因为算力太低效率受影响,但同时,它的大显存又能让显卡拥有更强的推理能力。

但不管怎么说,H20毕竟是个阉割版,但当时卖得还不便宜,除了几家大户几乎没啥客户接着买。

本来英伟达都要遗憾接受现实了,结果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多以后,用H20训练的推理大模型DeepSeek R1就横空出世了。

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至今还留有余波,这个带货能力不可谓不牛逼,H20的价格都给带着一路飙升。

但美国本意是为了遏制中国企业的大模型训练进度,但却误打误撞让DeepSeek撞开了另一条没想过的道路,我要是美国我得难受死。

于是H20在即将起飞的时候,被美国一把拎住了后颈皮:你不许再卖给中国了!

合乎逻辑,是美国能干出来的事情。

但问题来了,那既然如此,美国为什么又在3个月后就松口让英伟达继续供应H20了呢?

其中当然有老黄多方游说的原因。

有报道称黄仁勋向特朗普承诺: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并将服务器组装厂从墨西哥迁回美国,换取特朗普政府解禁H20。

上周黑马也分析了,可能也有中国以稀土出口限制为条件向美国发起谈判的原因在其中。

但黑马觉得,还有一个潜在的,影响更深远同时也更危险的原因在其中——

趁机打击中国国产芯片产业崛起。

H20禁售后的大陆市场,国产厂商承接了DeepSeek带来的火爆市场,华为昇腾910B、寒武纪思元590、昆仑芯P800都在疯狂爆单。

有说法是这些头部厂商的订单排到了明年二季度,大家都在大赚特赚。

同时为了承接H20空出来的市场,头部厂商也在疯狂推出H20平替,比如华为在H20遭到禁售的第二天,就宣布昇腾 920 芯片已经成功研发,其在千亿参数大模型任务训练中的效率达到了H100的105%;还有寒武纪思元590在分布式训练效率上反超H20…

这种情况老黄本人也是有预期的,“如果英伟达不在这里,会有其他中国创新者、芯片公司为这个市场服务,很多云服务提供商也会自研芯片,中国也有很多创新型企业。”

比如华为,“华为不仅极具创新力,它还是一家规模和实力非凡的公司,是一家拥有强大芯片设计能力、系统设计和系统软件的公司。”

那么问题来了,正是因为美国全面的制裁,本土芯片产业获得了更多生存空间,厚积薄发。

这个时候突然宣布重回大陆市场的H20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有人可能要说,就算H20重回大陆,但国产芯片性能既然已经追上来了,那大家还是可以继续用国产嘛。

但实际上此前英伟达占据90%中国市场,我国绝大部分AI企业代码都是基于英伟达CUDA生态开发的,改用国产芯需要重写差不多30%的代码,昇腾MindSpore框架兼容CUDA,但性能损耗达15%-20%

也就是说,目前而言H20依旧是国产厂商的最优解。

当然咱也不是说谁用H20谁就是扼杀国产芯片产业的凶手,做人不能这么二极管。

但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警惕,历史上的桩桩件件都还历历在目。

往远了说,当年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就是先强制要求日本开放,进入日本市场,然后转过身又对日本半导体加征100%关税,导致日本本土半导体市场份额急剧萎缩,直接导致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往近了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EDA就曾被欧美列入过禁运清单,国产EDA迎来首次发展的黄金期,结果1993年刚推出了熊猫EDA,1994年美国就宣布放开管控,EDA三巨头(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以“免费工具+高校合作”策略涌入中国市场,直接把熊猫干没了。

可能国产厂商在迎来了短暂的爆发后,不得不重新品尝被“冷落”的滋味。

但如果这次我们没有迷失在被那些故意放出的短期利益中,而是继续埋头深耕脚下的土地。

我觉得这可能才是当下我们能找的最优解。

撰文:柯然

编辑:小马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科技   华为   英伟   感觉   美国   芯片   中国   日本   市场   大陆   性能   模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