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曾因注册码被爆炒至10万元、长期处于“一码难求”状态的AI智能体平台Manus,突然宣布面向全球用户开放注册。平台公告显示,即日起无需邀请码即可直接注册,所有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1项基础任务(含300积分),新用户还能获得1000积分的一次性奖励。这一策略的转变,标志着Manus从高端圈层专属的“奢侈品”,正式迈向大众化的AI生产力工具。
Manus此次开放策略暗藏双重考量。一方面,通过“基础免费+增值付费”模式打破注册壁垒,利用每日免费额度降低用户体验门槛——要知道,此前该平台因采用严格邀请制,导致黑市交易火爆,甚至出现企业采购价超5万美元的极端案例。如今开放注册后,普通用户可通过完成文本生成、图像设计、数据整理等基础任务,零成本体验AI智能体的自动化能力。另一方面,配套推出的三档付费订阅计划(月费19美元、39美元、199美元),分别对应基础功能扩展、算力优先调度、企业级API权限等服务,形成从免费用户到付费客户的转化漏斗。
这种“免费开源+分层变现”的模式,本质上是对AI应用市场生态的重塑。在Manus崛起之前,AI智能体平台普遍存在两种极端:要么像某些企业级工具收取高昂费用,要么如部分开源项目陷入功能简陋的困境。Manus此次将注册码经济彻底颠覆,每日300积分可覆盖约10次基础文本生成或5次图像精修任务,基本满足个人用户日常轻度使用需求,而付费用户则能获得最高10倍于免费版的算力资源和专属功能,这种阶梯式设计既保证了用户规模扩张,又为商业变现留足空间。
从行业发展轨迹看,Manus的策略调整折射出AI应用落地的关键转折点。当OpenAI、Anthropic等公司还在为API调用费用争议时,Manus选择主动降低用户触达成本,通过免费服务积累千万级用户数据,反哺模型优化——要知道,AI模型的迭代效率与用户交互量呈正相关,平台每新增100万活跃用户,模型准确率可提升2.3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2024年AI工具白皮书)。这种“用规模换效率”的打法,可能迫使竞争对手跟进调整策略,加速AI工具从“技术尖子生”向“大众日用品”的角色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Manus在开放注册的同时,同步上线了智能体商店生态。用户可通过积分或付费购买其他开发者创建的垂直领域智能体,比如法律文书生成、电商客服机器人、学术论文润色助手等,初步形成“平台+开发者+用户”的闭环生态。这种UGC模式若能良性运转,有望复制App Store的成功路径,但也面临着内容审核、版权保护等潜在挑战——毕竟,当千万级用户开始自定义AI功能时,如何确保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将成为平台运营的新课题。
当AI智能体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你会为哪些增值功能买单?
作品声明:信息取材网络,如有虚假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