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老面馆前总排着长队,可对面新开的面馆却冷冷清清。新店老板每天研究隔壁用的什么调料,几点开门,甚至偷学人家摆盘,生意却始终不见起色。直到有天他蹲在墙角观察,发现老面馆的老板,总能笑着记住熟客的口味,下雨天会给老人多添半勺热汤,连洗碗水都舍不得倒,用来浇门口的小树苗。
这让我想起张老汉的故事。他在集市摆摊卖扫帚,眼看隔壁卖竹篮的生意红火,就跟风改卖竹篮。可同样的货色,人家总能把竹篮编出花样,还教顾客怎么搭配使用。张老汉却只会抱怨行情不好,最后竹篮积了满屋子,还不如他编扫帚时赚得多。
大多数人就像这些开店的、摆摊的,总盯着别人怎么赚钱,学表面的“术”:什么行业热门就扎堆进去,看到新风口就盲目跟风。他们四处打听“做什么能赚钱”,却很少问自己“为什么我赚不到钱”。这就好比只看到老面馆客人多,却不明白人家靠的不是调料,而是把客人放在心上的那份真诚;只羡慕竹篮卖得好,却没发现背后是对手的巧思和钻研。
其实,赚钱的关键藏在我们的“文化属性”里。这不是什么高深的概念,就是我们骨子里的想法和习惯。就像有人总觉得别人赚钱是运气好,自己没机会;有人遇到困难就放弃,觉得自己天生不行。这些想法就像无形的手,推着我们走向不同的人生。就像那个总抱怨的张老汉,他要是能静下心研究怎么把竹篮做得更实用、更好看,而不是盲目跟风,说不定早就成功了。
《道德经》里说“反者道之动”,意思是想要找到出路,不妨反过来想想。与其一门心思找赚钱的项目,不如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过去错过那么多机会?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能做好,我却不行?当我们开始反思,就会发现,限制我们的往往是自己的思维。比如害怕失败不敢尝试,总想着走捷径,这些想法不改变,换再多项目也没用。
赚钱从来不是项目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有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和思维。老面馆老板用真心换来口碑,竹篮匠人靠创新赢得市场,他们身上的“文化属性”,才是真正的财富密码。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不是行业不行,而是人不同。
下次再有人说哪个项目能赚大钱,先别急着跟风。静下心问问自己:我真的了解这个行业吗?我具备做好它的能力和心态吗?真正的财富之路,不在外面的风口里,而在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改变中。你愿意做那个只学表面功夫的新店老板,还是成为像老面馆老板那样,靠内在思维和品质赢得人生的人呢?
点赞十评论。关注我后续的故事更精彩。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