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籽多面,海底捞正在突破“海底捞”

周末三两好友出行,火锅店无疑是受到青睐的就餐场景选择,当然,延伸到节假日亲友聚会,或是公司团建,火锅店也同样具备高度适配性。不过,遇上多半依靠外卖来应对的打工人工作日、city walk时仅针对小吃零嘴的尝鲜需求,外之能够享受酒吧社交氛围的放松夜晚,火锅,可能并不足以覆盖消费者全时段的多元想法。但是,如今的海底捞,正在一步步做到。

从“啄木鸟计划”、到“硬骨头计划”,再到“红石榴计划”,这些站点象征着海底捞三十年来蜕变,也象征着企业从“规模增长”到“有效增长”,从快速扩张迈向精细化、可持续运营的转变。主品牌火锅店是海底捞的营收支柱之一,却已不是唯一。在呵护石榴花开与收获石榴果实交替进行的年岁,海底捞更在籽籽齐心下,突破“海底捞”。

持续精细化运营,挖潜“不一样的海底捞”

据红餐研究院《火锅上新趋势洞察报告2025》,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期间,全国火锅门店在2024年第三季度达到峰值53.55万家后逐步回落,2025年第一季度已减少至50.48万家。这一数据表明火锅门店数量呈波动调整趋势,赛道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为应对市场震动,海底捞主动进行门店调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3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1299家,港澳台地区23家,另有加盟餐厅共41家。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持续进行海底捞门店网络优化,期内新开自营餐厅25家,加盟餐厅3家。同时,海底捞继续落实“啄木鸟计划”,主动关停了一些经营表现不达预期、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另有部分餐厅因其他商业原因停止营业。

虽然结构特性调整让海底捞餐厅数量有所下滑,但可以看出海底捞整体门店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且门店运营更加精细化。充分认识到区域化、差异化的重要性,今年上半年,海底捞以顾客、员工、产品、场景为抓手,推出了“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在不断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过程中,升级的主题店型、结合时令与区域特色上新的多元品类,均是企业打破餐饮对“千店一面”固化认知的绝佳僚机。

今年1月,海底捞在广州推出全国首家夜宵主题店,截至6月底,这一场景主题店已改造近30家。数据显示,门店改造为夜宵主题店、设立夜宵派对后,门店夜间客流量较改造前达到15%至20%的提升。

除切入时段寻觅增量外,集团火锅店还“捞”向透明食材、低龄用餐者、不同消费阶段用餐人群等地带,进一步丰富场景体验。据统计,上半年主打鲜切品类的标准版主题店已覆盖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营业数超过50家;全国首家臻选店自7月8日于北京开启试营业至今,已全面开放接待,晚市几乎是满座状态;截至2025年8月,海底捞全国14家门店的亲子主题升级改造也已完成,每家门店根据自身空间特点和客群需求,精心设计互动游乐园和亲子厨房等特色区域,并专门研发多款适合儿童的健康营养餐品,为家庭顾客提供了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用餐体验。

承载着海底捞探索新一代门店模型的战略使命,创新概念店也在今年8月落地北京。该店大幅创新包括等位区增设甜品站、互动娱乐区,店内采用开放式出菜窗口,后厨采用开放式厨房设计,以及在就餐区中心区域独立的BAR调酒区等。

海底捞相关负责人透露,创新概念店历经2年打磨,光是对现有门店的调研就用了6个月,通过对运行模型的穿透式分析,洞察门店运行规律与问题本质,为重塑门店模型、定义产品流程、设计空间布局等提供方法支撑。创新概念店更像是“拼图式创新实验室”,这种模式可以将创新拆分为独立单元,单独落地或组合适配新店和老店局部翻新,重构“火锅+”的无限可能。事实上,备受消费者关注的夜宵主题店、亲子主题门店等,已将创新概念店的部分设计理念提前落地,为门店带来客流增量和话题曝光。

今年以来,不少消费者走进海底捞门店都会发出感慨:“海底捞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不同场景、产品的主题店让这家三十多年的品牌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当前细分赛道存量竞争背景下,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与及时主动的出击,让海底捞业绩更显韧性。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火锅餐厅经营收入为185.80亿元,占总收入89.8%。

门店是集团触达消费者的座点圆心,但也同样需要外送业务来伸长触角。深谙于此的海底捞,在上半年又拿下一城。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主要来自产品、产能、流量三个维度的协同发力。除传统火锅外卖,“下饭菜”外卖亦增长迅速,上半年贡献超过55%的外卖收入,并且呈增长趋势。对此,集团另计划,拌饭、自制饮料等外卖新品类也在测试过程中。未来,将整合多品牌、多品类资源,打造海底捞外卖超级厨房,探索卫星店新模式,驱动收入与利润双增长。同时打通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搭建私域运营体系,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与运营效率。

“红石榴计划”下其他餐厅上半年收入增长227%,向内激活人才向外多点试水

要品质保障、要性价比,更要潮流随心,消费者的“既”与“又”,正主导餐饮业市场的加速洗牌。眼下,行业的跃进与变迁背后,意味着更残酷的品牌试炼场——面市、淘汰,或仅在须臾抉择之间。由此,新生品牌的诞生与突围,更显珍贵。

近日,海底捞公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来看,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收入达207.03亿元,同期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期内溢利17.55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不同品牌,财报特别提到,包括焰请烤肉铺子在内的其他餐厅收入5.965亿元,同比增长227.0%,后者增长主要得益于“红石榴计划”下推出的其他创新餐饮品牌,以及露营火锅、企业火锅等多种餐饮场景的贡献。这也意味着,海底捞“分身”带来的业绩催化,正以三位数增速进一步跑向台前。

海底捞首次宣布实施“红石榴计划”,是在2024年8月。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不到一年时间内,集团已陆续形成海底捞火锅之外的14个品牌矩阵、共计126家餐厅。

这一计划孵化的首个时尚烤肉品牌进展速度更甚。今年上半年,焰请烤肉铺子新开门店数达46家,截至报告期末共运营70家,在广州、武汉、苏州、南昌、昆明等地均有覆盖。从前印巷砂锅菜也是“红石榴计划”的重要成员之一,7月中旬,海底捞宣布从前印巷在杭州连开两店,首次进驻浙江。与此同时,其他品牌也在加速落子全国多地,包含轻奢炸鸡品牌小嗨爱炸、中式快餐品牌苗师兄香锅、以及5月首店在西湖开业的烘焙品牌拾㧚耍·SCHWASUA等。

这并非是激进作派下的产物,而是集团基于积累物下,对于“水到渠成”的自然讲求。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曾在公开报道中表示,“海底捞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内部创业,对于第二品牌进行培育与孵化,我们没有预设过具体的目标,而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长。在经过多种尝试、碰撞甚至失败之后,不仅创业团队本身,整个公司的组织体系以及各条组织链条中的不同环节的人,都对创新创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提出‘红石榴计划’的原因在于,海底捞的创新创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可以作为一个公司公开倡导与鼓励的计划来推行。以往,大家就各自尝试,但缺乏一个纲领来统领全局。而现今,之所以能拥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核心纲领,是因为过去数年间,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地基,现在就要在此基础上盖不同的建筑。在此过程中,每位员工都是设计师,可以往里面填最好的设计。”

在“红石榴计划”一年的试水中,看得到的,是品类、品牌矩阵的铺开,而其背后的模式探索,更在高速进展。从一开始的全内部孵化,到内外联合,新增外部优秀创业品牌引入激励机制,海底捞走的是一条差异化扩张之路:鼓励员工参与创业、允许店长同时负责主品牌与孵化新品牌,创业人权责统一、创业委员会通过数据定期复盘。“自下而上”发挥集体创造力的向新,能为海底捞打开更充沛的人才激活想象空间。

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通过放宽创业门坎、修订完善创业制度、制定引入外部优秀品牌的激励机制,加速创业品牌的布局。下半年,现有品牌将聚焦单店模型优化,重点孵化品牌将完成原型店打造,以提升创业品牌的成功率。

从成为“海底捞”,到超越“海底捞”。无论是主品牌围绕场景与产品增厚竞争实力、“石榴籽”层出不穷指向人才共享与矩阵完善,又或是外送加码、全平台数字化会员生态的构建,海底捞的每一次跃进,都来自多点全面击破。海底捞正让市场更明晰、让消费者更读懂——它从不拘泥于一个品牌、一种形象,而是一个集优秀标的于一体的年轻、包容创业生态圈。

文/王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美食   海底   品牌   石榴   计划   餐厅   火锅   上半年   外卖   主题   品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