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小红书@贵州九邦醉美酱香
10月25日,茅台集团的一则人事调整引发行业关注:张德芹卸任集团董事长,贵州省能源系统资深管理者陈华接任。
消息传来,不少老茅粉松了口气——不是担心“换帅”,而是期待这位懂能源的“新舵手”,能给茅台的“传统酿造”注入一股“绿色新动能”。毕竟,对白酒行业来说,守得住工艺根脉,跟得上时代需求,才是长久之道。

图片来源:微博@趣解商业
陈华的履历,是解读这次调整的关键。
他在能源系统深耕多年,从基层技术岗到管理岗,参与过贵州全省能源规划编制、新能源项目落地,更主导过传统工业企业节能改造。而茅台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恰恰是“传统工艺+绿色升级”的平衡——既要守住“12987”酿造法的根,又要解决生产能耗高、包装碳排放等新挑战。
举个具体例子:茅台核心产区分布在赤水河沿岸,厂区、酒库、物流中心的能耗占比不小。过去几年,茅台虽已启动光伏电站建设,但如何把能源管理与酿酒工艺结合?如何用新能源技术降低仓储运输的碳足迹?这些问题,需要既懂能源规律、又懂产业逻辑的人来破题。
陈华的能源经验,不是“跨界”,更像是“精准补位”。有茅台技术团队透露:“新帅上任后,可能会推动‘能源-酿造’协同项目,比如用厂房屋顶光伏电直接供酿造车间,或者优化冷链物流的能源结构。”这种“把能源思维嵌进酿酒流程”的思路,或许能让茅台的绿色转型更接地气。
人事变动最怕“伤筋动骨”,但茅台这次调整,透着股“稳”劲儿。
张德芹在任期间,茅台的营收、利润连续5年双位数增长,酱香系列酒市占率稳居行业前列,更关键的是——“质量红线”从未松动。从仁怀红缨子高粱基地到车间里的勾调大师,从“三检制”到“溯源系统”,这套保证品质的体系,早已运转得像精密仪器。
陈华接手的,不是“待改造的旧船”,而是“动力充沛的巨轮”。他的任务,更像“给巨轮加挂新引擎”:既要保持航速,又要升级动力。一位接近茅台的观察者说:“茅台的管理层调整,是‘经验传承+能力补充’的组合拳。陈华的能源背景,能为传统工艺注入绿色竞争力,但不会影响原有品质根基。”
消息公布当天,茅台股价微涨0.8%,资本市场用行动投了“信任票”。
投资者不慌,是因为看懂了“变”与“不变”:
从张德芹到陈华,茅台的“换帅”,本质是“传统与创新的接力”。
陈华的到来,不是“颠覆者”,而是“赋能者”。他的能源经验,能让茅台的绿色转型少走弯路;他对传统产业的理解,能确保创新不偏离品质根基。对茅台来说,这不是“新挑战”,而是“新机遇”——在守牢“中国白酒之王”招牌的同时,用绿色技术为品牌注入新内涵。
正如一位老酿酒师说的:“茅台的酒,是时间酿的;茅台的路,是稳当走的。”陈华的上任,或许能让这条路,走得更绿、更远。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