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军中将到红色特工:“密使一号”吴石,隐身台湾的将军烈士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1950年6月10日,吴石将军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写下绝笔诗后从容就义,时年57岁。

七十五年后,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于2025年11月8日来到这个承载历史记忆的地点,出席“白色恐怖”追思大会。

追思慰灵大会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两岸同心、振兴中华”。郑丽文表示,她出席相关祭悼活动就是希望两岸和解、两岸和平,不再需要为政治信仰付出代价。

01 历史巧合:马场町的祭奠

郑丽文出席的马场町追思活动,选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马场町纪念公园正是吴石等烈士就义牺牲的历史现场。

这一追思慰灵大会由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举办,从1993年开始,通常在六张犁墓区与马场町纪念公园分别举行春祭和秋祭。

郑丽文在祭奠活动现场,台湾民众高喊“两岸一家亲”、“我们都是堂堂正正中国人”。

台湾青年陈竹音在祭拜现场表示:“安息吧,死难的同志。你们的理想,终将在两岸统一的进程中得到实现。你们的流血照亮的路,指引我们继续向前走。”

02 隐秘英雄:从国军将领到“密使一号”

吴石,1894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出身贫寒的他,早年投身革命,从辛亥学生军到保定军校的“状元”,展现出过人的学识与才干。

从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回国后,吴石进入国民政府的陆军大学任教,193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抗战末期,他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主任,深受蒋介石的重视和信任。

然而抗战胜利后,吴石亲眼目睹了国民党部队变“接收”为“劫收”,弄得人民苦不堪言。

蒋介石违背广大民众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发动内战,吴石对腐败的国民党当局彻底失望,开始倾向共产党。

1947年,吴石开始接受中共党组织的领导,成为秘密安插在国民党高层的“密使一号”。

在好友何遂的牵引下,1948年4月,吴石与中共上海局发生联系,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03 关键贡献:决定战局的情报工作

凭借在国民党内的高位,吴石能接触到核心军事机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他为我党提供了多次重要情报。

在解放战争期间,吴石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49年,在解放军强渡长江之前,中共高层收到了一份绝密情报——蒋介石的长江布防图,图上标注的部队番号竟然细致到团一级,这份重要情报的提供者正是吴石将军。

赴台前夕,他冒死传递500箱军事机密,为解放台湾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关键情报。

吴石还完成了两项重大任务:设法保护福州免遭战火劫难,巧妙设计为新中国留下一批极具价值的秘密档案。

04 赴台潜伏:英勇无畏的最后征程

1949年8月,吴石突然接到从台湾发来的急电,命令他即日赴台。

他携夫人王碧奎和最小的一双儿女,从福州飞往台湾,将大儿子吴韶成和大女儿吴兰成留在了大陆。

抵达台湾后,吴石被提拔为国民党在台湾的参谋次长,被授予中将军衔。这个身份不但可以让他进入最高决策层获取情报,而且能够为他增加安全系数,便于继续潜伏。

在台湾,吴石与朱枫密切配合,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台湾各岛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等绝密文件传回大陆。

05 英雄陨落:马场町的最后时刻

1950年1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他记事本上的“吴次长”几个字,给特务们提供了重要线索。

1950年3月1日晚,国民党保密局特务敲开吴石在台北的家门,找借口将他带走。

吴石将军在狱中遭受种种酷刑,一只眼睛因遭毒打永远失去光明,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在狱中,吴石断断续续草拟了一封绝笔书,其中有对亲人最深的怀思,对理想最执着的坚守,还有对儿女最后的叮嘱。

他写道:“余年廿九,方与碧奎结婚……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表达了对妻子的愧疚之情。

1950年6月10日下午4时,国民党当局按照蒋介石的杀人密令,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押赴刑场。

面对死亡,吴石镇定自若,从容吟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06 历史回响:从隐蔽到公开的荣光

吴石牺牲后,他的妻子王碧奎在多方营救下获释出狱,含辛茹苦抚养幼子幼女长大。

1973年,为表彰吴石将军的特殊贡献,国务院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1994年,吴石将军的遗骨终于回归大陆,与妻子合葬于北京福田公墓。

近年来,随着《沉默的荣耀》热播,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隐蔽战线英雄的事迹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这部剧首次揭秘在台隐蔽战线真实人物,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许多观众在播出后前往烈士的墓地、纪念广场和故居,用一束束鲜花、一个个鞠躬,致敬无名英雄。

07 史料重现:户籍卡中的历史印记

近日,南京市档案馆找到了吴石、陈宝仓、聂曦3位隐蔽战线烈士及其家人的**户籍卡原件**,首次公开了这些珍贵史料。

这些形成于1946年至1948年间的户籍卡,清晰记录了烈士们在南京从事革命工作期间的居住地址、职业身份等信息。

吴石的户籍卡明确标注其当时50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史料局**”,“业别”为“局长”,住址登记为“湖北路翠琅村1号”。

陈宝仓的户籍卡显示其48岁,服务于“国防部”,住在“丰富路342号”;而聂曦的户籍卡记录他仅29岁,同样服务于“国防部史料局”,住所在“炮标”。

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户籍卡是吴石将军和陈宝仓、聂曦烈士在南京留下的生活印记,为研究他们的活动轨迹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支撑。

近年来,随着《沉默的荣耀》热播,天南地北的观众纷纷涌向吴石等烈士的墓地、纪念广场和故居,用一束束鲜花、一个个鞠躬,致敬这些无名英雄。

位于北京的吴石将军墓,位于福州的吴石将军故居,无不摆满市民敬献的鲜花。曾在隐蔽角落发光的信仰,在传颂与铭记中成为照亮前路的火炬。

一位观众在吴石墓前献花时道出了人们的心声:“现在生活好了,要让更多人知道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密使   国军   台湾   烈士   中将   特工   将军   红色   户籍   国民党   国防部   情报   泉下   史料   蒋介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