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也打不动了,民调:支持继续战争的人数创历史新低

9月9日,俄罗斯半官方的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公布了最新民调,考察俄罗斯老百姓对俄乌战争态度的变化。结果还是挺有意思的。

打了三年熬不动了:想接着打的人越来越少

刚开战那阵儿,俄罗斯国内不少人都憋着股爱国劲儿,觉得支持军事行动是应该的。可仗这东西,打一天两天行,打三年谁也扛不住。列瓦达中心那数据摆得明明白白:想接着打的人,从最开始的一大半,慢慢往下掉,到今年8月,总算跌破三成,就剩27%了。

这数儿看着简单,背后全是老百姓的难——多少家庭有亲人在前线,天天提心吊胆;整个社会也被战争拖着,日子过得越来越紧。

其实俄罗斯人想法变,跟今年年初国际上那点事儿也有关系。特朗普刚当美国总统的时候,不少俄罗斯人还松了口气,觉得这人懂做生意,说不定能让仗早点停。

那时候民间都有点乐观,觉得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可能会少点,俄罗斯说不定能占点便宜把事儿了了。这种盼头让不少人暂时没那么反感战争了,可现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美俄之前在沙特谈的时候,看着好像达成了不少共识,结果没几天,美国又开始给乌克兰送武器,特朗普甚至还放话,要对俄罗斯出口的能源加“二级关税”。要知道,俄罗斯一半的财政收入都靠卖能源,这一下可是戳到软肋上了。

希望一破,失望就跟着来。老百姓心里都门儿清:特朗普根本不是来帮忙的,想靠外人让战争快点结束,根本不现实。

更让人心慌的是,普京3月中跟那些大老板私下聊天时说“就算打一百年也能扛”,这话一出来,不少人心里都凉了。虽说大家也知道,总统可能是想给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打气,可真听到这话,谁能不担心——自家孩子会不会被派去战场?这苦日子还得熬多久?尤其是那些家里有亲人在前线的,对战争的感受最真切,也最难受。

跟这相反的是,想跟乌克兰谈的人越来越多。从去年的50%,到今年1月的61%,再到8月的66%,一步一步往上涨。这不是凭空变的,是大家慢慢想通了:这仗打下去没赢家,再耗着只会多死人、多花钱。

特别是看到美俄谈判黄了,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越来越严,老百姓更觉得,与其硬扛,不如坐下来聊聊。就算不能完全占优势,至少能让日子安稳点,总比一直耗着强。

心里挺矛盾:支持军队,可也想早点和平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78%的人都支持俄军在乌克兰的行动,怎么就只有27%想接着打?其实这一点不矛盾,就是俄罗斯人最真实的想法——他们支持的是那些在前线保家卫国的士兵,不是没完没了的战争。

别的民调也能看出这意思。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说,现在82%的俄罗斯人对军队印象都不错,比10年前多了一半。列瓦达中心还查出来,58%的人支持全民兵役制,比2014年多了18个点。这说明啥?就算大家不想打仗了,爱国的心没丢,对军队的信任也没少。

毕竟西方一直盯着俄罗斯,制裁一波接一波,65%的人都觉得俄罗斯面临军事威胁,81%的人也相信国家能保护自己。这种时候,支持军队,就像给自己找个安全感,觉得有军队在,心里踏实。

可支持军队归支持军队,没人想一直打下去。老百姓心里都有本账:知道士兵在前线拼命是为了国家,可也盼着这份牺牲能早点换回来和平。

这三年,战争早把日子搅乱了——物价一天比一天高,工资涨得比蜗牛还慢,身边总有朋友或亲戚的孩子被派去前线。

就连对普京的态度,也能看出这种矛盾。虽说大家对战争拖这么久不满意,但2025年的民调显示,普京的支持率还在78%到82%之间。

一方面,老百姓觉得,现在这种危机时候,得信领导人;另一方面,也是俄罗斯人在外面压力大的时候,习惯抱成团。

大家心里分得很清:支持总统,不代表就得支持一直打仗。就算不赞成接着打,也觉得普京能带着国家扛过去。这种心情看着矛盾,其实特别真实。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人对“赢”的理解,早就变了。刚开战的时候,不少人觉得,得把乌克兰彻底打服才算赢。可打了三年,大家慢慢明白,这仗没那么简单。

现在那66%想谈判的人里,不少都觉得,俄罗斯已经拿到些实在的好处了——比如不让北约再往东扩,保护了那些说俄语的人,这时候见好就收,跟乌克兰谈一谈结束战争,也挺好。

他们认可军队之前的努力,也承认现在拿到的东西,就是不想为了那些没谱的目标,再接着搭上人、搭上钱。

日子不好过+国际上折腾:大家想法变了不是没原因的

俄罗斯人想法变,不是平白无故的,全是经济压力、国际上那些破事儿凑到一块儿的结果。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地方倒了,后面跟着全倒,最后全反映在民调上了。

最直接的就是钱的事儿。虽说官方说经济还在涨,但老百姓过日子最清楚——2025年一季度通胀虽说降到8.9%,可央行本来想控制在4%,还差得远呢,而且房租、水电这些生活必需的开销一直在涨。

就算工资能多拿一点,可买东西更贵了,实际能买到的东西反而少了。更让人担心的是,美国要对俄罗斯能源加关税,俄罗斯一半的财政收入都靠卖能源,这要是真加上了,政府手里的钱就少了,到时候老百姓的福利、社保说不定都得受影响。

这些事儿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心里都明白:仗拖得越久,钱越不够花,日子越难过。

俄罗斯也想过办法,比如多跟亚洲做生意,给亚洲卖能源,现在占比从30%涨到65%了,国内自己生产的东西也能满足70%,可这些变化不是马上能让老百姓受益的。

短期内,大家最先感受到的,还是西方制裁的苦——进口的东西少了,价格也贵了,以前常买的那些外国牌子,好多都没了。虽说中国的东西补上了不少,78%的俄罗斯人对中国印象也不错,可这也没法完全抵消制裁的影响。

特别是年轻人,本来就想过好日子,现在东西又少又贵,日子过得紧巴巴,自然不想再让战争拖下去,这也是为啥想接着打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国际上那些事儿来回折腾,也让老百姓心里没底。今年年初特朗普刚上台,不少俄罗斯人还觉得看到点希望,毕竟这人竞选的时候总说“要结束没意义的战争”,还说普京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那时候大家都愿意再等等,觉得说不定政府能借着这机会把战争了了,也就没那么反感打仗了。可结果呢?美俄谈崩了,美国又开始给乌克兰送武器,特朗普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这一下,俄罗斯人都觉得被耍了——盼了半天,啥好处没捞着,反而更糟了。这种从盼着到失望的落差,比一开始就没希望还让人难受,也让更多人开始琢磨:这仗接着打,到底有啥用?

还有就是,打了三年,整个社会都累了。工厂得赶制军用品,天天连轴转;年轻人担心被征兵,心里总悬着;家里有亲人在前线的,更是天天睡不着觉。

虽说58%的人支持全民兵役制,可那也是因为担心国家不安全,不是真想去打仗。实际上,随着战争拖下去,越来越多的家庭被卷进来——要么亲人去了前线,要么家里经济出了问题。

不过有一点得说清楚:俄罗斯人不想接着打,不是不关心国家利益,而是觉得没必要非得用打仗的方式解决。

那66%想谈判的人里,大部分都觉得,俄罗斯的安全需求得满足,只是更愿意坐下来谈,而不是接着打。

这种想法变了,对政府来说也是个挑战——怎么既能保住该保的利益,又能让老百姓如愿过上和平日子?怎么在钱不够花的情况下,还能让大家日子过得下去?

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网——俄罗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今日俄罗斯RT微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新低   俄罗斯人   人数   战争   历史   俄罗斯   乌克兰   老百姓   日子   军队   前线   事儿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