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快语丨渡江!渡江!豆浆!我们冲进长江的怀抱

视频加载中...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付勤

1966年7月16日,73岁的毛泽东最后一次畅游长江。

面对浩荡江水,他挥臂击水,轻松笑谈:“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

这段话,有着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相似的浪漫情怀。既超脱又炽热,既深沉又执着,这一天,从此镌刻进武汉的城市记忆,成为融入大江大河的城市基因。

渡江,对这座城市而言,不是一个名词,也不是一个动词,而是一首跨越千年、横亘时空的与水共生、与浪共舞的英雄史诗。

江岸方阵横渡动员在脸上的彩绘,盛装参加渡江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摄)

当第50届武汉渡江节的浪潮再度奔涌,我们所看到的,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壮志豪情,是“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精神密码,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蓬勃生命,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坚定从容。

59年前,当华中工学院学生陈定方在江心目睹毛主席立于快艇舰首,银发飘扬——那一刻,“不畏风浪”的信念,深深植入一代人的骨髓。当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后还曾设想:“全国的江河这样多,能不能都利用起来游泳?全国六亿人口,能不能有三亿人口都来游泳?”

59年后,那些诞生于长江浪花中的瑰丽想象,已全部成真。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

仅在长江武汉段,就拥有11座跨江大桥。整个长江上,已建成和在建桥梁达273座。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实现了。

长江三峡,矗立着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已运行22年,累计创造4000亿元收益,用钢铁之躯兑现了治水兴邦的千年承诺。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实现了。

进入高铁时代,湖北作为九省通衢进一步提档升级。武汉不仅是祖国立交桥,还是“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中心。长沙到武汉直线距离约300公里,高铁最快1小时18分钟可达。打包一条武昌鱼,到长沙还是热的。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实现了。

不管风吹浪打,酷暑寒冬,长江边永远有玩耍的人,有游泳的人,有钓鱼的人,有闲庭信步遛弯的人。看啊,今天来跟毛主席一起横渡长江的,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人人兴高采烈,像在过节。

他们还争先恐后地展示,很多毛主席从未曾见过或者想象过的”新板眼“:在长江里”贴瓷砖“,滑滑板,骑自行车,冲浪,划浆板。甚至还有人,在长江里打着伞游泳。不少网友感叹:武汉人的精神状态遥遥领先。

发令枪一响,我们冲进长江的怀抱。

渡江!渡江!豆浆!

今天,轮到我们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乘百舸争流之势,续中华民族之魂。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历史   东湖   长江   豆浆   怀抱   快语   武汉   风吹浪打   闲庭   长沙   游泳   武昌鱼   湖北   湖北日报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