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预增400%,稀土寡头,毫无悬念!

稀土,又又又涨价了!

就在10月10日,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正式敲定了2025年第四季度的稀土精矿关联交易报价,每吨价格飙升到2.62万元(不含税),单季度环比猛增了37.13%!

要知道这次涨价,已经是稀土精矿价格自去年以来连续第五个季度上涨了。

究竟什么在引得价格接连上扬?

最根本的驱动力,就是供需关系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倾斜。

从需求端来看,多点开花。

我们知道,稀土绝非普通金属矿物,其不可替代性正在成为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咽喉。

比如,在芯片制造过程里,化学机械拋光(CMP)工艺依赖高纯度的氧化铈来实现晶圆表面的原子级平整。这个环节上缺了稀土,几纳米芯片的平坦度就做不出来。

又如,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永磁直驱系统,核心优势就建立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上。这种稀土材料能在最小空间里爆发最强的磁场,让风机在低风速下仍能保持高效发电。

除此之外,还有机器人关节、医疗设备和导弹系统等几乎所有的尖端科技领域,都在不断强化对稀土材料的依赖,以突破产品性能边界。

随着高端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到2032年,全球稀土元素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美元,2024-2032年的年复合增速超过10%!

从供给端来看,配额增速放缓。

首先必须承认,在稀土的全球博弈中,我国底牌非常雄厚。2024年,我国稀土的储量高达440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虽说海外整体的资源禀赋也不算差,但产业链的成熟度没有我国这么完备,这也导致全球稀土的供应高度依赖我国。

2024年,全球近70%的稀土产量是由国内贡献的,说扼着全球稀土的命脉也不为过。

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自然不能敞开了用。

于是近年来,我国严格控制着稀土开采和分离的总量。到2024年,国内稀土开采配额的增速已经从前几年的20%大幅降至了6%

这还不够,我国还进一步对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关键磁材等实施了出口收紧。两记重拳之下,直接从源头给全球稀土供应踩了刹车。

那么,一边是需求狂奔,一边是供给收缩,极限拉扯之下便把稀土精矿价格一步一步向上推。

而稀土精矿作为产业链的最上游,价格的持续上升会像海啸一样,沿着冶炼分离、金属加工到磁材制造的链条层层传导,扑向整个产业链。

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掌握国内大部分配额的原料商,有望率先站在浪尖享受红利。

金力永磁,也同样有望站稳脚跟!

一来,其能把价格往下游传导。

我们知道,钕铁硼磁钢属于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目前是稀土消费结构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占需求的四成以上。

金力永磁的业务就是生产钕铁硼磁钢,2025年上半年这块业务贡献了其总营收的91.98%。

多年来,金力永磁主要向上游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供应商采购氧化镨钕、金属镨钕等原料,而随着上游稀土精矿接连涨价,价格压力也会毫无悬念地传导到金力永磁。

不过关键在于,金力永磁不是被动承受者,一直以来其产品定价都是成本加成模式,价格调整机制写进合同里。

这意味着,当稀土价格快速上涨时,其产品售价能跟着抬高。再加上钕铁硼磁材对下游客户来说存在性能的不可替代性,所以金力永磁能把成本的上涨很好地传导出去。

二来,金力永磁还有自身控制成本的绝活。

要知道,在稀土原料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能四两拨千斤,用更少的稀土创造更大的价值,或许才是制胜的关键。

而这正是金力永磁的优势所在!

具体来看,金力永磁在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体系中,布局了自主研发的晶界渗透技术。

这跟传统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制造的区别在于,大多传统工艺使用合金法,就是将中重稀土元素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而晶界渗透技术是先用普通的镨、钕等原料搭一个关键的磁体框架,然后把中重稀土元素只淋在框架上,类似于精准靶向给药。

所以,制造同样的磁体,用晶界渗透技术就能减少中重稀土的消耗。2022年,金力永磁就在公开平台提到,其利用这项技术能减少镝、铽等中重稀土的添加量约50%-70%。

2025年半年报显示,金力永磁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的磁材产品占比超90%。而昂贵的中重稀土用量少了,也就推动其生产钕铁硼的单吨成本常年比宁波韵升、英洛华等同行低。

当然,技术破局在盈利数据上就能体现。

2025年上半年,在稀土涨价和降本技术的双重推动下,金力永磁的毛利率跃升至16.39%,比2024年同期实现了翻倍!

同时,毛利率的增长也带动其净利率同步攀升到8.82%,远远高于正海新磁、中科三环和宁波韵升等同行,盈利能力处在高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增长动能持续释放,最新公布的2025年三季报预告中,金力永磁的净利润有望最高达到5.5亿元,同比大增17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更是有望飙到415%!

但金力永磁没有沉醉于眼前的利润。

要知道,2024年的时候,金力永磁的磁材实际产能为3.2万吨,产能规模就已经超过正海磁材、中科三环和宁波韵升等企业,位居全球第一!

而如今,金力永磁仍在扩大这一优势来锁定胜局。

据悉,其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年产2万吨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计划到2027年将建成6万吨的磁材产能,支撑其未来进一步承接市场需求。

但话说到这,一个关键问题也不容忽视。

都说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那在稀土配额有限的情况下,金力永磁能不能如数获得原材料来保障自家钕铁硼磁体的生产?

金力永磁应该也不能慌,毕竟其曾多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确认,已经和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主要稀土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的关系。

而且从采购数据来看,2024年金力永磁从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的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63%,2025年半年报中这一比例增至了70%。

与此同时,其原材料库存充足,能支撑后续产品的生产。

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其存货总额增至30.93亿元,其中主要就是原材料库存较2024年底大增了107.02%至11.58亿元所致。

这或许便是金力永磁手中有粮的底气,能一定程度上规避无米下锅的风险。

总而言之,一步占先,便可落子争先,其意已在全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财经   寡头   稀土   悬念   利润   永磁   磁体   精矿   价格   技术   全球   稀土元素   配额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