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人均4亿美元,中企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方罕见表态

说起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麻烦,这回的赞比亚铜矿事儿真够闹心的。2025年2月,一场尾矿坝泄漏,本来是局部小事故,公司赶紧补救,政府也认可了。

可几个月后,176个当地农民突然跳出来,甩出800亿美元的索赔单子,人均算下来4亿美元,这数字搁谁头上都得懵圈。赞比亚GDP才600多亿刀,这索赔额直接顶它一年半的产值。

尾矿坝那点破事儿,怎么就闹到法庭去了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这家央企,在赞比亚混了快50年,主打铜钴矿开采,从选矿到冶炼一条龙。他们的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建在基特韦铜带上,负责处理铜矿废料。

2025年1月到2月,那边雨下得跟不要钱似的,创了20年新高。结果2月18日,尾矿坝出了岔子,防渗膜被人偷割了,雨水一冲,浆液漏了点出去,污染了附近一小段河道和农田。影响范围不大,就那么几亩地,几户人家。

公司反应快,第二天就封了口子,调设备抽泥土,检测水质,跟当地环保部一块儿干。2月底,水源就恢复正常了,鱼啊作物啊都没大碍。政府那边也给了好评,说处置及时。

按理说,这事儿该翻篇了,公司还给受影响的农户发了补偿款,每家每户对账清清楚楚。谁知道,进了6月,176个村民找了个律师团,直奔卢萨卡高等法院,递上诉状。

索赔800亿刀,不是要现钱,是建个生态修复基金,说是永久补偿污染后遗症。文件里列了一堆生态灾难的词儿,可数据呢?基本是夸张的,实际损失顶多几百万刀。

这数字咋来的?律师团估算了河道修复、鱼类恢复啥的,层层叠加,还算上未来几代的健康影响。搁国际上,类似矿业事故,赔偿顶天几千万,哪见过这种天文数字。

赞比亚铜矿多,中国企业投了上千亿,建路修桥,雇当地人上万。可这诉讼一出,舆论炸锅了。国内网友也气不忿,刷屏说这是敲竹杠。说白了,这坝子漏了是事实,但公司补救到位,政府点头了,为啥非得翻旧账?

这176人不是散兵游勇,是个农民团体,背后有NGO撑腰。律师是国际环保组织的,文件写得专业,时机也卡得准,刚好公司喘口气的时候下手。赞比亚经济靠铜,占出口80%,中国买家占大头。可当地失业高,贫富差距拉大,矿企成了出气筒。

事件曝光后,公司股价小跌,项目暂停等环评。9月21日,中国有色矿业发公告,直说索赔没依据,已按政府要求全办妥。事实摆在那,证据链齐全,法院得掂量。


索赔单子背后的资源棋局,谁在下黑手

800亿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中国有色矿业120年利润总和。农民们人均4亿,听着解气,可真落实?赞比亚穷国,法院执行力弱,钱到手也散了。这单子明着是维权,暗着是冲着中国企业去的。

非洲铜矿热,全球电动车电池需求爆棚,铜价稳在万刀一吨。中国占赞比亚铜出口六成,欧美那边眼红,布局多年。事件前,美国使馆发了个撤离提醒,模糊其辞;事件后,西方媒体密集报道,焦点从污染转到中国影响力。

这套路不新鲜,唐晓阳教授在观察者网访谈里点破了,中企出海遇的环保诉讼,十有八九是工具。欧美NGO进非洲,培训当地人打官司,专挑中国项目下手。为什么?资源角逐呗。

赞比亚铜储量全球前十,中国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进场,建了谦比希经济特区,雇人建厂,拉动就业。可竞争对手不甘心,借环保名义搅局。类似事儿,去年刚果金也有,索赔几亿刀,最终和解。

赞比亚总统哈查因德去年访华,签了大单子,承诺护投资。可国内压力大,选举年环保牌好打。农民团体说污染毁了生计,可公司数据显示,鱼产量恢复了,农田复耕了。索赔逻辑站不住脚,法院初步审也没急着开庭。

再看企业自身,中国有色矿业在赞比亚和刚果金,2025上半年铜钴产量稳,营收破百亿。可海外风险高,汇率波动、劳工纠纷、环保法规变卦。事件后,公司中期报告提了,加大合规投入,建监测系统。

这800亿索赔,表面看荒唐,实际考验企业韧性。国际上,矿业巨头如力拓啊必和必拓,也吃过环保亏,但规模小。中国企业多,目标大,容易成靶子。

中国“一带一路”投基础设施,换资源稳定供应;西方推“蓝色点网络”,拉盟友围堵。赞比亚夹缝求生,铜矿税去年涨了,矿企成本高。索赔一出,投资信心伤,未来项目得三思。

中方亮剑护犊子,这回不惯着了

9月18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林剑发言人直接点题:中方企业海外经营合规,注重环保,支持依法维护权益。这话听着克制,劲儿足。

平时中方低调处理商业纠纷,这次罕见发声,信号明确:别想借环保敲诈中国投资。外交部强调,企业按当地法办事,事故后配合政府,污染控制住了。

公司这边,中国有色矿业9月19日澄清,事件已解决,索赔无据。文岗董事长签字公告,列证据:事故报告、水质数据、补偿记录。集团聘国际律师,准备反诉材料。

赞比亚政府私下表态,肯定企业努力,没参与诉讼。9月下旬,中赞外交渠道沟通,调解启动。企业代表飞卢萨卡,会见官员,递报告,谈和解路径。

中方知道,非洲投资是双赢,中国买铜稳供应链,赞比亚得钱得活。中国有色矿业从1983年起步,海外业务占大头,这次事儿提醒,得带“剑”经商。

长远看,中方策略变了。以前企业单打独斗,现在集团建应急机制,外交经济联动。类似诉讼,去年坦桑尼亚也有,中方协调撤了。800亿这事儿,法院还没判决,但调解前景好。企业暂停部分作业,等环评,产量小影响。集团其他项目稳,铜钴出口照旧。

这亮剑有内涵,护企业不是护短,是护大局。中国在非洲投2千亿,建了学校医院,换来稳定伙伴。索赔闹剧,暴露西方套路:用法律武器耗企业精力。

林剑的话点醒了,权益得自己争。赞比亚农民要真权益,途径有的是,非得天价索赔?中方不惯着,依法走到底。出海不是慈善,是生意,得算长远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财经   美元   史无前例   中方   罕见   赞比亚   中国   铜矿   矿业   企业   公司   中国企业   非洲   尾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