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上涨,让俄罗斯能源巨头叫苦不迭



今年对俄罗斯石油公司来说,可真不算好过。

如果你打开任何一家俄罗斯石油巨头上半年的财报,大概率会倒吸一口冷气:利润腰斩已经算轻的,有些甚至跌了六成以上。国家队代表Rosneft利润暴跌68%,民营巨头卢克石油和Gazprom Neft也跌超50%,小弟Tatneft更是惨跌62%。这已经不是“下滑”,而是集体跳水。

表面上看,原因很简单:油价跌了,卢布却涨了。

全球原油市场今年确实不太景气。OPEC+增产比预期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又悬在全球经济头上,大家都担心石油会不会又像2014年那样崩盘。俄罗斯主力出口油品乌拉尔混合油上半年均价每桶58美元,比去年同期跌了13%以上。油价跌了,赚的自然就少,这道理谁都懂。

但偏偏这个时候,卢布还来“补刀”。

按理说,一个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价格下跌,本国货币应该走弱才对。但卢布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对美元汇率从去年底到现在,暴涨了近23%。6月30号那天,1美元只能换78.5卢布,是近几年来的最强水平。


为什么卢布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高利率是关键。俄罗斯央行为了控制通胀,把关键利率维持在历史高位,吸引资金流入,推高了卢布汇率。但这可苦了石油公司——他们卖油收的是美元,换成卢布记账时,每一美元能换的卢布变少了,报表上的数字自然就难看。

Rosneft的老总谢钦最近没少抱怨央行政策。他说高利率维持太久,导致卢布过度升值,让预算和出口企业都在吃亏。这话说得其实很直白:我们赚的美元不值钱了,国家收的税也变少了,双输。

但问题真的只是油价和汇率吗?

西方制裁的影子无处不在。虽然很难精确计算制裁到底造成了多大影响,但俄罗斯石油不得不以更大折扣出售,却是明摆着的事。欧盟和美国的限制措施越来越严,交易成本越来越高,买家越来越谨慎——这些最终都体现在价格上。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不得不“打折促销”,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政府似乎也在调整策略。央行在六七月连续降息,总共降了300个基点,但谢钦还是觉得不够快。在他看来,当前的经济状况需要更大幅度的宽松。不过央行显然也在两难:降息太快可能引发通胀和资本外流,但不降息又怕企业撑不住。

这场面其实挺矛盾的:一边是西方试图用制裁限制俄罗斯石油收入,另一边是市场力量和国内政策在互相拉扯。俄罗斯石油公司卡在中间,既要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又要应对国内的经济政策,还得盯着全球油价的波动。

而这一切,还发生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全球能源转型。欧洲在加速摆脱对俄罗斯油气的依赖,新能源的成本越来越低,长期来看,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好日子可能真的不多了。他们现在面临的不仅是短期利润下滑,更是长期商业模式的重压。

所以,这不仅仅是几个百分点的利润波动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国际政治的博弈,有货币政策的抉择,有全球市场的变迁,还有一个能源大国不得不面对的结构性挑战。

俄罗斯石油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在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与市场力量三重夹击下,一个能源巨人的踉跄脚步。而这样的挣扎,可能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叫苦不迭   俄罗斯   巨头   能源   石油   央行   油价   利润   美元   公司   全球   上半年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