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吴石在台湾牺牲后,妻子和子女下场如何?该说出真相了!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半,吴石在台北马场町被枪决,他的妻子和四个孩子怎么活下来的?

这个问题,藏了七十多年, 今天,我们把它说清楚。

狱中诀别与街头流离

1950年3月1日,台北,吴石被捕的那天早上,特务同时抓走了他的妻子王碧奎。

两个人关在不同的牢房,见不到面,说不上话。

有一次放风,两个人在监狱院子里碰上了,就那么几秒钟,四目相对,吴石什么都不能说。 他只是走近了几步,压低声音:"我今天加餐了。"

就这么一句话,王碧奎懂了,那时候监狱伙食很差,吴石说这话,是让她别担心,是在告诉她我还好,你要撑住。

6月10日,吴石被枪决,16岁的次女吴学成,7岁的幼子吴健成,直接被赶出了家门。

两个孩子,一夜之间,变成了街头流浪儿。

他们能去哪? 父亲是"匪谍",母亲还在监狱里,台湾那时正处在白色恐怖时期,谁敢收留他们?

就在这时候,吴石的同族侄孙吴荫先站出来了,这个人,冒着被牵连的危险,把两个孩子接回了家。

吴荫先不傻,他知道收留"匪谍"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他照样做了。

1950年秋天,王碧奎获释,出狱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两个孩子,她不想再麻烦吴荫先,带着姐弟俩搬了出去。

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没有收入来源,怎么活?

王碧奎开始给人缝补衣服, 一针一线,挣点糊口的钱。

每年清明节,王碧奎带着吴学成和吴健成,到台北郊外的寺庙,吴石的骨灰就放在那里。 三个人站在骨灰盒前,谁也不说话,吴荫先当年冒死去军法局领回了遗体,火化后寄放在寺庙。

大陆子女的沉默煎熬

1949年8月,吴石带着妻子和两个小的孩子去了台湾,他把长子吴韶成和长女吴兰成留在了大陆。

吴韶成那年23岁,在南京大学经济系读书,父亲临走前来看他,从口袋里掏出20美元,那是身上所有的钱。 还留下一张字条:"解放后有困难找何康。"

1950年6月的一天,吴韶成在图书馆看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突然看到一条新闻,父亲在台湾被枪决。

他不信,怎么可能? 后来朋友从香港带回6月12日的《星岛日报》,才确认这是真的。

吴韶成把报纸剪下来,这张剪报,他保存了60年。

不久,何康找到吴韶成和吴兰成,坐下来谈,告诉他们你们父亲牺牲了,为国家做了贡献。 接着说这是最高机密,不能对外说,也不能公开纪念。

吴韶成懂了,从那天起,他对父亲的事守口如瓶, 连最亲的朋友都不提。

1952年,吴韶成大学毕业,分配到河南省冶金厅工作。 可是他的档案上写着什么? 父亲是国民党中将,在台湾被处决。

你说这算什么成分?

吴韶成在河南的日子很难过,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关起来审查,那几年,他的牙齿全坏了,不到40岁,满口烂牙。

吴兰成更惨,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直接被发配到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医院,那地方有多偏? 冬天零下40度,一待就是20多年。

台湾工作委员会给他们开过证明,说吴石是自己人,可这份证明在传递过程中丢了。

两个人,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内蒙古,谁也证明不了父亲的清白。

1972年,吴韶成实在撑不住了,给中央组织部写信,信很短,大意是我父亲不是坏人,请组织核实。

周恩来看到了这封信,找来叶剑英,两个人一起调查,核实清楚。

1973年11月15日,河南省革委会下发文件,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从1950年到1973年,整整23年,吴韶成和吴兰成终于能抬起头做人了。

台湾姐弟的怨与悟

再说回台湾,吴学成16岁,吴健成7岁。

母亲王碧奎出狱后,三个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吴学成看着母亲每天缝衣服缝到半夜,她做了一个决定。

辍学。

她去街边摆摊,给人缝补衣服,擦皮鞋,换回来的钱,买点稀粥,三个人分着吃。

不到20岁,吴学成就结婚了,为什么这么早? 她想减轻母亲的负担,一个人少一张嘴。

吴健成跟着姐姐睡木板,小孩子不懂事,饿了就哭,吴学成抱着弟弟,自己偷偷掉眼泪。

这个弟弟争气,咬着牙读书,1977年考上台湾大学,拿到美国一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出国了。

1980年,吴健成在美国拿到硕士学位,把母亲接了过去。

1981年12月,一家人在美国洛杉矶团聚,吴韶成和吴兰成从大陆飞过去,吴学成从台北赶来。

81岁的王碧奎颤巍巍地下厨,给孩子们做了一桌福州菜。

一家人坐下,吃着,说着,哭着。

吴健成突然说了一句话:"如果当初父亲不那么倔,咱们也许不会这么散。"

吴学成转头对大哥吴韶成说:"哥,你在大陆有人照顾,我们在台湾什么都没有。"

你听听,这两个在台湾长大的孩子,他们怨父亲。

这能怪他们吗? 不能。

16岁辍学擦鞋的女孩,7岁开始流浪的男孩,他们经历了什么? 父亲的选择,对他们来说,就是抛弃。

吴韶成没说话,他理解弟弟妹妹,大陆的日子也不好过,可起码有组织照顾,台湾那两个孩子,是真的什么都没有。

后来,吴学成和吴健成多次回大陆,看到大陆的变化,看到父亲在大陆被纪念,看到北京西山的雕像。

他们的态度,慢慢变了。

骨灰归途与最后团圆

1991年,吴学成和丈夫夏金辰从台北郊外的寺庙,捧回了父亲的骨灰。

从1950年到1991年,41年,这盒骨灰在台湾漂了41年。

安放吴石将军骨灰后的留影

吴学成把骨灰送到郑州,交给大哥吴韶成,吴韶成把骨灰放在自己的书房里,父子俩,以这种方式,在郑州"住"了3年。

1993年2月9日,王碧奎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90岁。

临终前,她最大的心愿,是让丈夫入土为安,可她等到90岁,也没等到。

1994年春天,国家安全部出面,在北京香山福田公墓选了一块墓地,吴石和王碧奎,终于合葬了。

墓前立着汉白玉纪念碑,上面刻着:"吴石将军、王碧奎夫人之墓"。 墓后的碑文,是吴韶成写的,罗青长修改的。

碑上八个字:"丹心在兹,与山河同"。

那天,吴健成从美国飞回来,捧着母亲的骨灰,吴学成从台湾飞回来,四个孩子全到了。

分离44年的夫妻,终于躺在一起了。

你问我这四个孩子后来怎么样?

吴韶成,退休前是河南冶金建材厅高级经济师,正厅级待遇,河南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2015年去世,88岁。

吴兰成,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拿过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吴学成,在台湾结婚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吴健成,在美国定居。

2013年10月。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广场上,立起了四座雕像,从南到北:陈宝仓、朱枫、吴石、聂曦。

这四个人,1950年6月10日,同一天在台北马场町被枪决。

吴石的雕像,面向南方,那个方向,是台湾。

2020年6月10日。 牺牲70周年,烈士后代们,又一次站在了雕像前。

我想说的是,历史从来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一个人的选择,影响的是一家人的命运。 吴石选择了他的路,他的妻子和孩子,就得承受这个选择带来的一切。

王碧奎在狱中熬过来了,吴韶成和吴兰成在大陆撑过来了,吴学成和吴健成在台湾也活下来了。

他们没有选择,可他们都活了下来,这就够了。

参考资料:

人民网党史频道:《寻踪台湾隐蔽战线上的中共英雄》(2015年5月28日)

观察者网:《中共隐蔽战线四烈士在台牺牲70周年,后代相聚悼念盼统一》(2020年6月11日)

百度百科:《吴石》词条(官方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历史   下场   子女   真相   牺牲   妻子   台湾   父亲   骨灰   台北   孩子   母亲   大陆   雕像   河南省   河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