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越来越贵,导师先割摊主,路边摊背后的韭菜收割产业链

大家好,厉叔的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为什么路边摊越来越贵?实际上这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韭菜收割链。

路边摊的价格现在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随便点几样东西就要几十块,明明没有房租和水电这些大头成本,东西居然还能卖这么贵。

顾客以为是摊主们心太黑,想多赚钱,其实很多摊主自己,也是被人设局收割的对象。

这个先坑摊主,再让摊主来坑我们的连环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视频里的暴富梦

以前一说起路边摊,想到的都是为了生活奔波的人,靠着一门手艺,做点小本买卖,挣个辛苦钱。

可现在不一样了,打开手机刷视频,总能看到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

这些视频拍得特别有吸引力,主角都是摆摊的,有的人说自己靠摆摊,一年就把五十万的债给还清了。

还有的人,就卖个卤菜,俩小时营业额就好几千,一个月下来挣十万都不是梦。

视频里,顾客永远在排大队,扫码付款的声音就没停过,最后镜头一转,摊主喜提新车,告诉你只要肯干,也能一样。

这些故事就像是专门为普通人准备的一样,正好戳中了那些想赚钱又没什么门路的年轻人的心。

看着视频里的人那么风光,就觉得这事儿简单,门槛低,来钱快,简直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很多人脑子一热,工作也不要了,就想去复制视频里的成功。

他们根本没想过自己会不会做饭,手艺好不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别人能靠这个发财,自己也能。

这个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发财梦,让摆摊这件事从一个踏踏实实的生计,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创业风口。

也让这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成了别人早就设计好的局里的第一个目标。

当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发财梦吸引进来,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那些在视频里分享成功经验的创业导师们就该出场了。

创业导师教花冤枉钱

谁能想到现在的路边摊居然也搞起了加盟这一套,但这和我们平时理解的连锁店加盟完全是两回事,不提供什么品牌保障,核心就是想方设法从你口袋里掏钱。

这套流程设计得明明白白,一步一步让你心甘情愿地把钱交出去。

第一步是交技术费,那些视频里的导师会说他们的配方是独家秘制的,外面学不到,想学就交钱,一个网红脆皮五花肉的技术,开口就要5800块。

他们承诺学起来特别快,三天保证你出师,很多年轻人觉得花几千块钱买个发财秘方很值,就这样把第一笔钱交了出去。

然后就得买设备和原料,学完了技术,以为可以开干了?导师会说家里的锅碗瓢盆根本做不出那个味道,必须用他们的专用设备。

一套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设备,市面上可能一半的价钱就能买到,但他们会以保证品质为由,让你花八千甚至更多从他们那里买。

原料也是一样,必须从他们指定的渠道进货,价格自然比市场价高出一大截。

然后就是教人怎么演戏,导师们会传授一些所谓的营销秘诀,比如花点钱雇几十个人在摊位前排队,制造出生意火爆的假象,然后赶紧拍视频发到网上去。

他们教的不是怎么把东西做得更好吃,而是怎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再去吸引更多像你一样的人进来。

就是让你变成他们下一个广告里的主角,好去套住下一批人。

这整个过程下来,新摊主还没开始赚钱,就已经花掉了一大笔钱,而这些钱,最终都得有人来买单。

回本压力变成高价账单

新手摊主们带着被导师们收割后剩下的钱和一身的压力,终于把摊子支起来了。

前期投入了那么多,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怎么尽快把本钱捞回来,然后实现月入十万的梦想,这么一来,他们卖的东西,价格自然就不可能便宜。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感觉路边摊越来越贵,一份以前只要五块钱的凉皮,现在卖十五块都算正常。

一杯柠檬茶,贴上手作,独家的标签,就敢卖到三十块,有摊主就直说,这是老师教的,说他们这个品类就得卖高价,要有定价自信。

而这位摊主口中的老师,就是网上教他技术的那个创业导师,摊主们给食物定价的依据,已经不是东西本身值多少钱了,而是他们自己想赚多少钱。

有个摊主算了一笔账,说自己以前上班一个月还能拿五千块钱,不用风吹日晒,现在自己出来摆摊,每天累死累活,要是每个月赚不到八千,那不是白折腾了吗?

这个想法,最终就体现在了他卖的那碗炒面上,问题是价格上去了,东西的品质和味道却远远跟不上,毕竟多数摊主都是速成班出来的,手艺很一般。

消费者花了冤枉钱,吃到嘴里的东西却让人失望,自然不会再来第二次,所以会发现,很多网红摊位都是昙花一现,摊主换得比什么都快,在这场局里,顾客花钱买了教训,摊主赔上了积蓄,只有背后的导师稳赚不赔。

以为花高价买个教训就完了吗?事情还没那么简单。

烟火气背后的预制菜

现在的一些网红路边摊,最好营造一种现场制作的氛围,让人觉得吃得很放心,很有仪式感。

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现场制作,就是一场表演,就拿现在街边很火的冰糖烤梨来说,摊主们会用一个很有感觉的陶罐在火上慢慢加热,看起来就像是精心熬制了很久。

可背后的真相是罐子里的梨,根本就是工厂生产好的料理包,有摊主透露,这种料理包一袋的进货价只要四块钱,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料理包拆开倒进罐子里,加热一下,然后就可以卖三十块钱一杯。

所谓的烤,其实就是把预制菜热一下,有顾客就发现了问题,说买到的烤梨,捧在手里罐子是烫的,可吃到嘴里发现梨心竟然还是凉的。

这一下就露馅了,这哪里是什么文火慢炖?

从一开始被发财梦忽悠到被导师一步步地掏空钱包,再到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最后甚至直接预制菜糊弄人,这条针对路边摊的套路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在这个局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但到头来,除了最初设局的人,谁也没能真正赚到钱。

结语

摊主们赔了钱,我们也花了冤枉钱,真正的赢家,只有那些躲在背后卖课卖配方的创业导师,下次再遇到那些看起来特别火爆的网红小摊,真得多个心眼了。

厉叔认为,路边摊越来越贵和他们在创业是交的学费,买的器材脱不了干系,也就导致摊主为了尽快回收成本而不断提高价格,对此你们怎么认为呢?

信源

中国青年网2023-05-24上海年轻人流行起了摆摊头?路边摊可以想摆就摆吗?附近居民,请你们不要来

DONEWS 2025-10-23 一个月火了5个路边摊主理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美食   路边   摊主   韭菜   产业链   导师   块钱   视频   东西   局里   冤枉钱   价格   罐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