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医生提醒:千万记住,少做这6件事,才能守住健康!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又要立秋了,进入秋天后温度会逐渐变凉,昼夜温差也会大幅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格外注重身体机能的调整了。毕竟秋天可是最好的养生季节,想让身体变得健康,就要顺应时节发展,避开那些不当行为。那么哪些被视作不当行为呢?包括但不仅限于这6件事,我们就来接着往下看。
1、经常熬夜
很多人仗着年轻就肆无忌惮的熬夜,对别人的劝诫也毫不在意,殊不知长期熬夜也会降低抵抗力,增加疾病的发生几率。尤其在进入秋天后,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更会大幅度提升,想让身体保持在健康状态,就一定要顺应时节发展,减少熬夜时间,尽量在10点前入睡,这样才能使身体储存更多能量。
2、喜欢辛辣
进入秋天后,阳气会逐渐收缩,气温也会变得越来越干燥,若饮食不当或不注意保养的话,就可能会导致毛发干枯,皮肤干燥,脸色暗沉等情况。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呢?答很简单,只要增加饮水量并调整饮食状态就可以了,每天保持2000毫升以上的饮水量,少吃辣椒,烧烤等辛辣食物。
3、久吹空调
众所周知,立秋后的早晚温差会比较大,经常吹空调或者是空调温度过低的话,就可能会导致风寒进入到身体内部,从而出现腰酸腿疼,感冒发烧,关节疼痛等情况。为了身体健康,建议大家别长期待在空调房,可以多到室外走走,增加一下运动量,如果实在想开空调的话,也要把空调温度调到26度以上,并做好腰部,膝盖部位的保暖工作。
4、剧烈运动
很多人都把运动当成生活中的必备事项,哪怕再忙也会抽时间保持运动,尤其是激烈运动更让人爱不释手。他们热衷于汗流浃背的感觉,认为这些汗水不仅能带走生活的压力和消极情绪,还能起到延缓衰老,提升抵抗力的效果。但立秋后就不建议大家再进行剧烈运动了,毕竟立秋后的天气比较干燥,若出汗过多就会损耗津液,建议换成比较温和的运动。
5、情绪抑郁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伤春悲秋”这个词,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事实存在的,进入秋天后,天气会逐渐变凉,树木也会进入凋零状态,可以说万物正在由盛转衰,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情绪。但长期的悲伤情绪也不利于人体健康,还会诱发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建议大家要多出去与人交流,多晒晒太阳。
6、爱吃冷饮
由于夏天温度较高,很多人都会出现流汗增多,身体燥热,不想吃饭等情况,而冷饮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以至于很多人都养成了吃冷饮的习惯。但进入立秋后就要逐渐改掉这种习惯了,立秋后阳气会逐渐收缩,人体的脾胃功能也随之减弱,经常吃冷饮就会出现脾胃受损,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