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30个世界骨质疏松日之际,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李梅、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夏维波等10余位权威骨骼健康专家和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共同呼吁公众“健康体重,强骨健身”。
夏维波:健康体重,强骨健身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强调,科学管理体重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无论是低体重还是肥胖症,都会增加骨折风险,其中腹型肥胖的人、腰围更大的人骨折风险更高。
夏维波教授提示公众应当减少体脂尤其是内脏脂肪,同时通过锻炼保持和增加肌肉量,以促进骨骼健康和全身健康。
章振林:单纯补钙不足以应对骨质疏松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医院骨质疏松中心主任章振林教授提示公众,单纯补钙是不足以应对骨质疏松的,公众应当了解自己的骨密度,发现问题后及时就诊并进行抗骨松治疗,才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风险。
李梅:建立信心,积极应对骨质疏松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梅教授表示,科技创新正以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改变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例如人工智能来自动检测骨折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除了钙和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治疗基石外,还可以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如雌激素的替代疗法,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等抑制骨丢失的药物,甲状旁腺素的类似物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还有双重作用的药物;现在还有多学科合作打造的新的诊疗模式等。
李梅教授提示公众应当积极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并建立信心,积极应对骨质疏松。
谢忠建:什么样的阳光强度能帮助合成维生素D?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谢忠建教授提醒公众,充足的光照能够帮助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但过度防晒会影响这一过程。
对于如何判断阳光强度是否足以帮助合成维生素D,谢忠建教授表示,可以通过看阳光下自己影子的长度,如果影子比自己身高长说明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不够,比身高短的情况下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才够。
公众还可以通过维生素D含量高的海洋中脂肪较多的鱼类等食物获取维生素D。对阳光照射不足等人群,也可以使用维生素D的补充剂,包括400单位、800单位、5000单位等不同口服剂型,还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
岳华:肌肉是老年人的宝贵财富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副主任岳华教授表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肌肉量一定会丢失,对保持健康来说,老年人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保留住肌肉。
同时,老年人保肌和增肌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不做超过自己运动能力范围的剧烈运动,并尽量避免做对关节冲击力大的运动,可以做适合自己的拉伸运动、平衡锻炼、抗阻力运动等。
侯建明:不要过度减重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侯建明教授特别提醒,短期内过度减重会导致营养缺乏,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的下降,骨代谢失衡,力学刺激减弱。
尤其年轻女性过度减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破骨细胞过度活跃,骨骼质量、强度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
徐又佳:骨量下降的拐点,就是预防骨质疏松的起点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徐又佳教授表示,正常的人体骨骼是非常坚硬的,但骨质疏松后从站立高度跌倒就可能会出现脆性骨折,尤其是椎体、髋部、肱骨近端(肩部)和桡骨远端(腕部)四个部位。
徐又佳教授特别提醒,人的骨量从40-50岁开始出现骨量下降的“拐点”,而骨量下降的拐点,就是我们应该重视增加骨量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起点。
杜艳萍:科学减体重,保住骨骼
在2025健康骨骼科普巡讲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杜艳萍主任医师提示公众要科学减体重,避免骨流失,包括多吃点牛奶、豆制品等高钙的食物,多吃点鱼虾等优质蛋白;充足的阳光,以及有氧、力量训练。同时,需要设置合理的减重目标,并且在减重同时持续关注骨骼健康。
聚焦
1分钟自查是否可能存在骨质疏松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可能患有骨质疏松呢?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设计了一个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评估一分钟问卷。利用1分钟时间简单的几个问答就能完成评估(19个问题)。其中如果对1个问题的回答为“是”,就提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需要做骨质疏松的进一步检查。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经轻摔后骨折?
2.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3.实际年龄超过40岁?
4.是否成年后因轻摔后发生骨折?
5.是否经常摔倒(过去超过一次),或因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40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cm以上?
7.BMI值是否过低(少于19kg/m2)?
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3个月?(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
9.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11.女士回答:是否在45岁或以前就停经?
12.女士回答:除了怀孕、哺乳,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
13.女士回答: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且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14.男性回答:是否出现过阳痿、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15.是否经常大量饮酒(每天饮用超过两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1斤、葡萄酒3两或烈性酒1两)?
16.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17.每天运动量少于30分钟(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18.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且没有服用钙片?
19.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少于10分钟,且没有服用维生素D?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697期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