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遇“蜂”暴?记住这三步,从“蜇”慌到“镇”定!

红网时刻新闻10月30日讯(通讯员 刘蓓蓓)秋季为胡蜂活跃高发期,若不慎被蜇,及时规范处理可大幅降低健康风险。湖南省康复医院医生提醒,记住急救三步法及预防要点,帮大家从“蜇”慌到“镇”定!

急救三步法

第一步:脱离险境,拔除毒刺

1.立即撤离:遭遇蜂群攻击时,用衣物护住头颈等关键部位,保持缓慢后退,切勿奔跑、拍打,避免激怒蜂群。撤离至距离蜂巢至少50米外的安全区域。

2.处理伤口:仔细检查蜇伤处,若有毒刺残留,用镊子沿皮肤平行方向拔出,严禁挤压毒囊,防止更多毒液注入体内。

第二步:中和毒液,冷敷消肿

1.冲洗与中和:先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伤口10分钟,再用食醋、柠檬汁等酸性液体湿敷5分钟,因为胡蜂毒液呈碱性,酸性液体可中和部分毒性。

2.冷敷控肿:用毛巾包裹冰块对伤口进行间断冷敷,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一次,通过收缩血管减少毒素吸收;24小时内禁止热敷,避免加重肿胀。

第三步:分级应对,警惕过敏

过敏反应及毒素会导致多器官损伤,需警惕“轻微症状快速进展”!有蜂蜇过敏史、哮喘、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头面/颈部/四肢近心端蜇伤(毒素吸收快),即使症状轻微也需立即就医!

1.轻度(局部反应):表现为仅蜇伤处红肿、疼痛、瘙痒,无全身不适。

2.中度(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疹、风团、恶心呕吐、头晕、心慌。

3.重度(过敏性休克/多器官损伤):表现为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意识模糊、休克;或蜇伤超10处伴血尿/少尿(提示溶血/肾损伤)。

预防要点:户外“五不”原则

1.不穿鲜艳或花色衣物,避免吸引胡蜂注意;

2.不用香水、发胶等带有芳香气味的产品;

3.不暴露饮料、水果等甜食,防止胡蜂被食物吸引;

4.不主动拍打、驱赶蜂类,避免引发攻击;

5.不靠近蜂巢,发现蜂巢需绕行至少50米。

胡蜂蜇伤危害大,但科学急救、有效预防可大幅降低风险。牢记急救三步法,严守户外“五不”原则,携手共筑户外安全防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养生   胡蜂   毒液   蜂巢   步法   毒素   蜂群   毒刺   损伤   伤处   伤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