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始终相信,语言,是有能量的。如果对方能听到,都能产生一系列的作用。恶言,能给对方带来伤害、痛苦、焦虑、愤怒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善言,自能给人激励、开心、满足与幸福。

作为一个普通人,每天可能最在乎的是别人对我怎么看?我在别人眼里是怎么样的人?因此,我们往往把微笑和最和蔼、动听的言语,慷慨地赠予了外面的世界。甚至,对于那些并不友好的对象,比如,无能的上司,讨厌的邻居,心机的同事,刁难的客户,你都可能尽最大的容忍,笑脸相迎,好言以对,彬彬有礼。
可对于自己,或者家人,往往毫不客气。独处时,虽然没有言语,但工作的困难,生活的疲惫,感情的纠葛,财务的窘迫,等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内心无数次消极地悔恨、感叹、暗示、甚至咒骂自己。回到家,不经意就卸下了在外面的各种“伪装”、包容与温和,露出粗糙的、不修边幅的那一面,不给好脸色、好言语,甚至牢骚满腹、恶言相向。

要知道,语言同样有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规律,你怎么给出去的,就会怎么样返回来。

对于自己,能陪自己走到最后的,是你的身体。你确定每天要用不良的暗示、消极的心态去“腐蚀”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吗?能不能在出门时,给自己加油打气、鼓劲助威呢?


而对于家人,首先是配偶,也是相携相伴自己走完后半生的人,仅次于自己的身体,理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呵护。可是,正因为彼此的信任和了解,往往在言语上失去了体面和分寸,抱怨、牢骚,甚至怒怼,过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最终只能分道扬镳。

其次是子女,多数人对自己要求不高,但对子女要求极严,生活,学习,工作,婚恋,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把唠叨、批评、指责总挂在嘴上,很少去鼓励、表扬和肯定。其实,子女的根在父母这里,子女不听话,首先就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

再者就是父母,我们往往把包容和耐心交给了外人,对父母却十分暴躁、敷衍和应付,当“烦死了!”“知道了!”“你不懂!”等话语出自你的口,你以为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却有如跑进鞋子的石子,硌得父母心里生疼。

所以说,上述种种,其实是有悖于人性和伦理,但是,你、我、他,有几人能做到对自己、对至亲给予稳定的情绪、春风般的言语?我们总对外人维系着体面和分寸,却恃于家人的亲密而变得肆无忌惮、原形毕露。
当你还在抱怨学习、工作、生活、爱情不如意的时候,如果看到这段文字,我希望这像暗夜中的一束灯光,能够照亮你前行的路,能够让你得到一些启示和温暖。

予自己、予家人以善言,实则为人生的修行。善言所至,是父母的心安,是伴侣的温暖,是孩子的期望,更是我们面对任何拼搏和挑战时,那块最坚实的精神基石。这份善意从自己和家人间开始,并互相流转、温柔以待,最终滋养的就是你自己!

“良言一句三冬暖”,我们不妨从今日起,把最好的耐心和语言留给最值得的人,自己,和家人。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