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持续桑拿天,带来较高的健康风险。我们特别策划《高温高湿应急宝典》系列专题科普,和您聊聊暑湿天气下健康防护,做您身边的医生朋友。
防晒的核心:紫外线的伤害
时值盛夏,高温酷热,一定要警惕对皮肤的伤害。防晒的核心在于防止阳光中紫外线的危害。紫外线中的UVA,穿透力强,可直达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晒黑,长期累积损伤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UVB主要作用于表皮,引起红肿、脱皮等晒伤,也是诱发日光性皮炎的主因。
夏季日照时间长、强度高,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UVA和UVB均处于峰值,这个时间段在户外要尤其做好防晒。
硬防晒,物理遮挡是第一道防线
遮阳帽:尽量宽檐帽,优先选UPF(紫外线防护系数)≥50的材质。
防晒衣:标注UPF≥50+,面料轻薄透气(如聚酯纤维、锦纶)。
太阳镜:需标注“UV400”或“100%防紫外线”,镜片颜色以灰、绿、棕色为佳。
遮阳伞:选黑胶或银胶涂层的伞面,UPF≥50+,避免选透明或浅色伞。
防晒霜,选对+用对才有效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防晒指数,代表防晒产品对抵御UVB辐射的能力。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衡量防晒产品对UVA辐射防护能力的指标,"+"的数量表示防护等级。
日常通勤选用SPF30+、PA+++;海边、爬山等户外活动选SPF50+、PA++++,防水防汗型。
对于敏感肌人群或儿童,优先物理防晒霜(成分含氧化锌、二氧化钛),化学防晒剂(如奥克立林)可能会刺激皮肤。
使用用量:面部每次至少需要1元硬币大小体积,身体每平方厘米需2毫克(手臂、腿部各需约3-4泵)。出门前15-20分钟涂抹,紫外线强烈时每2小时补涂一次,出汗或游泳后立即补涂。此外,卸除时,防水型防晒霜需用卸妆产品清洁,普通防晒霜可配合洗面奶洗净。
不容忽略的“隐形晒伤”
水面/地面反射对皮肤的伤害也不容小觑。沙滩、水面、雪地会反射约80%紫外线,即使阴天也需防晒;云层仅能阻挡部分UVB,UVA仍可穿透。
衣物透光性也会对皮肤有影响。薄T恤、浅色衣物防晒效果差,可叠加防晒衣或选择深色、紧密编织的面料。
防晒误区不要踩
误区1:阴天/室内不用防晒
真相:UVA可穿透玻璃(如车内、办公室),阴天时UVA强度仍达晴天的60%-80%,长期暴露仍会晒黑老化。
误区2:SPF值越高越好
真相:SPF30可阻挡97%紫外线,SPF50为98%,过高值可能增加皮肤负担,且需结合使用场景选择。
误区3:防晒霜涂一次就够
真相:防晒霜在紫外线照射下会逐渐失效,出汗、摩擦也会降低效果,必须定时补涂。紫外线强烈时每2小时补涂一次,出汗或游泳后立即补涂。
撰稿: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盛宇俊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 主任医师 崔勇
注:图片由AI生成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