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帽上的两根长翅究竟是干嘛的?为何就连宋朝皇帝也要戴?

宋朝官员的脑袋上多了两只“翅膀”?难道真的是为了好看?

现在的人开玩笑说,这插着两根长翅的帽子,是官员们在“想(向)岳飞”,其实远非如此。

宋朝官帽,尤其是这种长翅帽,其实最开始叫做展脚幞头,反映了那个时代审美观念的演变。

1

想要了解宋朝官员戴的长翅帽,就要了解它的历史。

它源于隋唐时期的幞头,最初只是包裹头发的头巾。

在那时,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常常用方巾包裹头部。将方巾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围绕在头上,剩余的两个三角尖角则被系在后面。

系好后,这两个尖角自然而然地向外延伸,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形态。

从南北朝末期到隋朝,头巾的包裹方式也变得更复杂了,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缠绕。

唐朝初期,人们开始在幞头里加硬衬,让它看起来更挺拔,幞头也开始变得更加注重装饰性。

唐朝三百年间,幞头的两个小角逐渐成为装饰重点,实际上,它们只是起到加固作用的带子。

人们在这上面尝试各种夸张造型,例如,把角做成八字外撇、左右平伸、斜向上翘等等,甚至出现了像龙角、兔耳、蕉叶等特别的样式。

晚唐时期,帽子两边演变成了帽翅,逐渐定型成为一种标准样式。

五代十国时期,追求独特造型成为一种潮流,各地的统治者都在帽子上玩出新花样,以此来标新立异,体现了那个社会动荡不安以及人们渴望改变的心态。

这直接影响了宋代的帽子形制,也为后来宋朝标志性的长翅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大家追求个性,各种奇形怪状的帽子都冒出来了。

正是这种设计为后来的官帽提供了灵感。

在帽子的制作过程中,设计师巧妙地在帽子后部增添了两个翅膀状的小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愈发精细,渐渐地这些小片变得更加修长。

最终,宋代的官帽才形成了那种极具特色的长翅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宋代,到了明朝,官帽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只是相比宋代,其翅膀的长度有所缩短。

信息来源:《宋会要辑稿·舆服四》"幞头者,君臣同制,以示一体。"(中华书局影印本)

如今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明代官帽后面伸出的翅状结构,它们正是从古老的头巾演变而来的。

这种设计不仅承载着当时的审美潮流,也展现了社会文化对服饰细节的关注。

2

这里还要对一个传言说法进行辟谣,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对官员的帽子进行改革。

因为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皇位来路不正,赵匡胤总是提心吊胆,非常担心大臣们不满,甚至会有人威胁他的统治。

当时,朝廷官员私下交谈的情况很常见,这让赵匡胤更加不安,他怀疑大臣们在背后议论他的是非,或者秘密策划反叛。

为了更好地控制朝臣,维护朝廷的秩序,赵匡胤决定对官员的帽子进行改革。

他在帽子两边加上很长的翅膀,用铁丝或竹条支撑,让翅膀保持水平伸展的状态。

这既能防止官员们在朝堂上交头接耳,也有震慑群臣的作用。

长翅帽的设计很巧妙,它让官员们难以随意转动头部,这样一来,他们在朝堂上小声说话、偷偷结盟就变得困难了。

帽子上的长翅还会晃动,皇帝可以通过观察这些晃动来掌握官员们的动向,及时发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为了防止帽子互相碰到,官员们上朝的时候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这也在客观上减少了他们私下交流的机会,使得朝堂更加肃穆。

事实上这只是民间的传言,属于后人杜撰的。

最早的相关谣言可能出现在元代,《席上腐谈》曾记载,某些人认为宋代的幞头后部有两个延展的角,使用铁丝拉紧,目的是避免大臣在朝廷上窃窃私语,此妄说也。

信息来源:元代《席上腐谈》"世传太祖以幞头脚长,欲使臣子不交头接耳,此妄说也。"(《知不足斋丛书》本)

这种说法一直流传下来,渐渐形成了所谓“宋太祖为防止臣子交头接耳,发明了超长幞头”的故事。

实际上,这一传说并没有历史证据支持。

它可能只是后代对宋代官帽设计的误解或夸张演绎。

正如许多历史传说一样,这种说法随着时间流转,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虚构成分,成为了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鲜明但并不真实的细节。

3

不过,当时宋代官帽的长翅设计也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展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现代人或许觉得长翅帽有些夸张,但在宋朝,它象征着庄重和威严。

宋代的漆纱幞头,外面用轻薄的罗纱包裹,再涂上黑色的漆。

这种帽子取消了原本用来定型的藤编骨架,既轻便又美观,体现了宋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漆纱幞头的改良,不仅仅是制作工艺的提升,更是宋代人追求舒适与美观相融合的体现。

帽翅的长度直接与佩戴者的社会等级挂钩,翅片越长,官员的地位越高。

信息来源:《宋史·舆服志五》"幞头,一名折上巾,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以官品为定。"

通过帽翅长短,人们很容易辨别官员的等级,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失礼情况。

皇帝也戴长翅帽,不只是做样子,更象征着皇帝和大臣们一起管理国家,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君主以身作则的精神。

然而,严苛的礼仪制度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僵化,过度执着于形式的规范可能会让人们感到压抑。

有远见的统治者会意识到,礼仪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避免形式主义的束缚,以确保文化和制度的活力。

否则,过时的礼仪只会成为繁琐的负担,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写在最后

每个时代的审美各具特色。

或许在今天看来,宋代官帽那两片长翅显得有些夸张,但这正是那个时代对美的追求。

如今,现代女性的高跟鞋设计也逐渐趋向极致,越来越高、越来越尖,虽然它们在实用性上不如传统鞋款,但却是审美的体现。

若干年后,后人或许也会以相同的眼光看待我们今天的时尚,而当时的审美标准或许会显得同样新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宋朝   交头接耳   太祖   头巾   宋代   大臣   包裹   帽子   官员   皇帝   翅膀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