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直接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世界贸易组织当前和未来的谈判里,不会再要任何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这话一出,国际上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标志,有人又说这背后有更深的算盘。
先说说这个特殊和差别待遇到底是啥玩意儿。世界贸易组织从一开始就给发展中国家开了绿灯,比如延长履行协议的时间、提供技术援助啥的,让这些国家慢慢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中国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后,也享受了这些便利。加入那会儿,中国经济体量还不大,人均收入低,靠这些优惠一步步打开市场大门,出口从纺织品到电子产品,慢慢爬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可这些年,美国带头喊话,说中国GDP这么大,还占着发展中国家的便宜不合适,得改改规则。2019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了个备忘录,直接点名要改革WTO的发展中国家认定标准,矛头直指中国。之后几年,这事儿就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雷区,美国加关税,中国反击,全球供应链乱成一锅粥。
李强的这个宣布,正好踩在美国关税政策延续的节骨眼上。2025年,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继续推他的贸易平衡大棒,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没松口。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覆盖了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税率从10%到25%不等。中国这边呢,也对美国大豆、汽车等产品回击,但大家都知道,这贸易战打着打着,谁都疼。WTO的特殊待遇,本来是给穷国喘口气的,现在中国经济规模摆在那儿,继续要这些优惠,确实容易被扣上“占便宜”的帽子。李强在会议上直截了当,说中国不求新的待遇,但也强调,这不等于改变发展中国家身份。过去签的协议,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2025年9月23日之前的所有经贸文件,美国和其他成员得老老实实遵守。这话听着简单,里面门道可不少,等于堵住了对方单方面撕协议的路。
这个决定来得突然,但其实酝酿已久。早在2020年,WTO就启动了发展中国家地位的讨论,美国联合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提出要基于人均收入、经济规模等指标重新分类。中国当时就表态,不会轻易让步,但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2023年,WTO部长级会议上,这话题又被翻出来,中国代表团重申支持多边贸易,但没松口。转眼到2025年,全球经济还纠缠在疫情后遗症和地缘冲突里,通胀高企,供应链瓶颈处处。联合国大会这时候开,主题就是全球发展,李强借机放话,既回应了国际压力,又给自己留了后手。商务部后来开吹风会,解释说这是在新形势下主动适应,维护多边主义核心价值。说白了,中国不想被规则卡脖子,转而用实力说话。
国际反应呢,分成几派。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点赞,说这是多年努力的成果,夸中国展现了领导力。她上任以来,就在推WTO改革,渔业补贴、电子商务规则啥的都卡壳,这下中国让步,谈判桌上的氛围松了不少。发展中国家那边,大多松口气,因为中国继续自称发展中国家,还承诺帮他们融入贸易体系。像非洲和拉美国家,过去靠中国投资建路修桥,现在更能指望在WTO多点支持。欧盟和日本也表态欢迎,说这有助于规则公平化。毕竟,他们也觉得大经济体占小国便宜不合适。
美国这边,反应复杂。国务院发言人说,这缓和了部分分歧,但现有协议还得审。特朗普在海湖庄园接受采访时,重申贸易公平,但没多批。毕竟,他从2017年上台就盯着这个,2018年3月启动钢铝关税,7月对华340亿商品加税,层层升级。现在中国主动放手,美国短期内没借口再闹,但长远看,关税执行细节还得磨。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贸易额虽降了点,但中国对美出口仍超5000亿美元,这决定等于告诉美方,别想用发展中国家标签继续施压。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