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宫有多残酷:宠妃因一句话被凌迟,皇帝又烧死皇后为她报仇

公元1542年,紫禁城的夜被血腥笼罩。

嘉靖皇帝朱厚熜躺在曹端妃的床上,嘴角还残留着道士新炼的“红铅金丹”,这是他听从了“仙长”建议,用一种“神奇的原料”炼出来的仙丹,长时间服用的话,自己也一定能够羽化成仙,踏上长生大道。

但在宫殿的角门里,几个宫女突然推开门小心翼翼地向里面窥探了起来,见嘉靖还在沉睡,一个个便都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为首的宫女还随手从一旁的帷幔上解下来了一条黄绫丝带。

嘉靖似乎感觉到有些冷,他紧了紧被子,转身继续睡去,在睡梦中,他已经成为了“万寿帝君”、“飞元仙君”。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场“长生之梦”差点被几个宫女用黄绫绳勒成“往生咒”,而他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和他的皇后,也都因为这场惊变的后遗症而香消玉殒。

经血炼丹:高智商皇帝的“修仙指南”

嘉靖帝朱厚熜,本是个“捡漏上位”的藩王之子。

他的堂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之后,因为其绝后没有子嗣,所以按照礼法,一众大臣们将15岁的朱厚熜推举为了皇帝。

朱厚熜在明朝一众皇帝里面,智商和政治手腕绝对都是顶级的,他在登基时就给了众大臣一个下马威——我必须认我爹当爹。

因为朱厚熜登基时,有大臣杨廷和希望他认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亲,也就是和朱厚照一个爹,但朱厚熜当然不愿意。

我是来小宗进大宗当皇帝的,不是个人过继来当皇子的,怎么当个皇帝还能给我爹当没了呢,并且你们真的在乎礼法吗?还不是想通过这件事给我个“服从性测试”好控制我。

不干,我爹就是我爹,谁说也没用。

这便是“大礼议”事件。

经过了三年的争执,朱厚熜终于斗倒了权臣杨廷和,在“爸爸保卫战”中取得了胜利,从此独揽大权,成了说一不二的狠角色。

起初他励精图治,整顿朝纲,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都出自他的提拔。

但对于这些朝廷大臣,嘉靖的态度底色还是防备的,甚至在他看来这群人都没安好心眼,自己这个皇帝当得是真累。

唉,人间不值得,不如去修仙。

中年后的嘉靖开始沉迷炼丹,性格也愈发暴戾,动辄打骂宫女,甚至因炼丹需要,他一度下达了一系列非人类的抽象命令。

首先就是“处子之身”最能“通灵”。

嘉靖听信了方士“处女经血可炼长生药”的鬼话,在全国海选13岁少女,要用她们的经血入药,甚至有时候为了“提高产量”,还强迫她们服用催经药,甚至用棍棒捶打取血。

这比之前爆出来的“活熊取胆汁”新闻都不遑多让了,甚至因为人类的道德羞耻观念,这些宫女比被取胆汁的熊还要惨。

再就是嘉靖的生活习惯必须向神仙靠拢,要达到“餐风饮露”。

这个“餐风”的确有些困难,嘉靖修仙修的再疯狂,砸钱砸的再狠,他的生物构造还是碳基生物,是个人,天天喝风是绝对喝不饱的,但这个“饮露”就简单多了。

不就是露水嘛,给朕接去。

于是每天凌晨,宫女们必须捧着玉盘在御花园接露水,冷风吹在身上,这些宫女们的身上也都挂上了一层白露,但每个人都不敢乱动,因为这项工作稍有懈怠就被“提铃”(彻夜提锣巡行)或“板著”(倒立罚跪),有近百人因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而身体出了问题就此丧命。

这样的不顾他人性命的大力修仙之下,嘉靖得到的也只不过是一堆汞、铅含量严重超标且作用不明的丹药,长期服用这种丹药,对嘉靖的精神状态造成了巨大压力,嘉靖性情变得暴戾无常,动辄对宫女棍棒相加,仅壬寅宫变前就杖毙200余人。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之下,嘉靖的后宫之中终于有宫女忍不住了——再不把这个疯子弄死,我们就要死了。

后宫修罗场:一句话让宠妃被千刀万剐

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深夜,紫禁城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

嘉靖帝朱厚熜躺在宠妃曹端妃的寝宫中,浑然不觉一场生死危机正在逼近,而本应该躺在嘉靖身边的曹端妃此时却不知所踪。

随着“吱呀”一声推门声,以常在杨金英为首,蓟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张金莲等十几名宫女纷纷进入了寝宫之中。

这便是一群受不了嘉靖这个“精神病”的女人,她们决定在今晚铤而走险,和嘉靖来个鱼死网破,天天在恐惧中生活的滋味实在是太熬人了,还不如来个一了百了。

杨金英把帷帐上的黄绫仪仗花绳搓成套索,对几个同伴狠狠地看了一眼,“刺驾求生小分队”们立刻扑了上去,有按住嘉靖四肢的,有压在嘉靖身上的,有捂住嘉靖嘴巴的,分工十分明确。

而杨金英也直接把绳套往嘉靖脖子上一套,然后就开始狠命地拉拽,动作很快、姿势很帅。

嘉靖也早已惊醒,惊恐地挣扎着四肢,美梦中还没回过神来的他十分害怕——怎么好像喘不过来气了,朕这是成仙了吗?仙女们的欢迎仪式这么非主流吗。

勒了半天,嘉靖还没被勒死,原料杨金英打的竟然是个死结,越使劲越勒不死人。

眼看嘉靖挣扎的力量越来越大,几个宫女也害怕了,情急之下,她们只能拔簪乱刺,但嘉靖浑身是血却仍在挣扎。

眼看要失败,胆小的宫女张金莲跑去向方皇后告密,皇后带人冲入寝宫救驾,嘉靖捡回一命,却昏迷月余。

这就是震惊天下的“壬寅宫变”。

嘉靖在昏迷之中,皇宫之中成了方皇后的主场,她立刻下令严刑拷打杨金英等人,要她们交代一切。

几个女人哪里经得住拷打,没几下就全都招了,杨金英首先咬出来了一个名叫王宁嫔的妃子,声称她才是主谋,曹端妃就是被王宁嫔叫走的,这样方便她们动手。

方皇后一听,立刻下令逮捕王宁嫔和曹端妃,又是一顿酷刑之后,王宁嫔也是招供了,并且还说曹端妃也知情,但曹端妃却咬死了自己一无所知,王宁嫔喊她她就走了,根本不知道有人刺杀嘉靖。

但方皇后看着这两份截然不同的供词,冷冷一笑:“我早就想除掉你了,你是否真的参与了,重要吗?”

原来这曹端妃出身名门,父亲是福建知府曹察,她因美貌受宠,连生两位公主,在后宫风头无两。

但正是这份宠爱,让她成了众矢之的。

宫变当晚,她的确是在王宁嫔那里,至于她究竟知情不知情,这却是一个谜,但此时方皇后哪里有心思去查证真相。

她本就嫉妒端妃得宠,明知冤屈仍想着顺水推舟,以“知情不报”为由,将端妃与16名宫女一同凌迟。

凌迟之刑需割满三千多刀,曹端妃在刑场怒骂:“王宁嫔血口喷人!”

而王宁嫔冷笑:“我就是要拖你下水!”

这场面被记录在《明史》中,成为后宫倾轧的经典案例。

帝王复仇记:五年后一场蹊跷大火

嘉靖在醒来之后,方皇后立刻向嘉靖汇报了这次刺驾的情况,其中的“春秋笔法”自然是不必说的,刚刚醒过来的嘉靖也是立刻陷入了巨大的危机感之中。

为什么会有人来刺杀我?真的是几个宫女就能做的了这么大的事吗?会不会朝廷里也有人支持她们?是不是有人想谋权篡位?

自古以来,皇帝的心思都是十分敏感的,更何况是嘉靖这种一路走来都是自己一个人,15岁就和一群“老狐狸”们斗法的高智商皇帝。

很显然,这次几乎让嘉靖“升天”的刺杀让他有了严重的应激反应。

查!

给朕查清楚!

锦衣卫出动,只要和这件事情有关的人,一个也不能放过!

(这群逆宫婢杨金英等,并王氏各朋谋害弑朕于卧所,凶恶悖乱,好生悖逆天道,死有余辜…各该族属,不限籍之同异,逐一查出,著锦衣卫拏送法司,依律处决,财产抄没交官。)

一旁的方皇后闻言那是心花怒放,这下连着曹端妃的家人也能一块收拾了。

在一阵血雨腥风中,曹端妃的家人总共十余口,全都被斩首示众,只剩下了曹端妃的父亲曹察被几个好友暂时保了下来,并且上书嘉靖给曹察求情。

嘉靖此时也是清醒了过来,在看到求情的奏疏后也是一惊——怎么还有曹端妃的事,不应该啊。

在转动了自己这颗聪明的大脑之后,嘉靖也是察觉出来了这里面的不对,估计曹端妃真的是被冤枉的。

但此时说什么都晚了,曹端妃都被凌迟成“刺身大餐”了,并且方皇后救了自己的命,自己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处理她。

于是虽然对方皇后十分不满,却碍于“救驾之功”无法明面发作,嘉靖也只能忍了这口恶气,只是释放了曹察。

直到五年后,一场大火给了嘉靖机会。

1547年,方皇后居住的坤宁宫突然起火。

宫人跪求嘉靖派人灭火,嘉靖却只是沉默不语,宫人们大声哭泣,被问的急了,嘉靖也只是冷冰冰道:“烧了再建便是。”

最终方皇后在大火中丧生。

讽刺的是,嘉靖为方皇后举办了超规格葬礼,谥号“孝烈”,还将她牌位塞进太庙。

并且在大臣面前,嘉靖哭的也是那叫一个催人泪下:“我的老婆啊,你救了我我却不能救你啊,你就是我的原配老婆啊!”

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济难,其以元后礼葬——《明史》列传·卷二

很显然,嘉靖既要堵住朝臣之口,又难掩心虚——毕竟,这位皇后曾救过他的命。

刺杀的“蝴蝶效应”:帝国逐渐崩塌

壬寅宫变暴露了明朝后宫的三大残酷真相。

帝王无情:嘉靖对宫女如草芥,对方皇后用完即弃,唯独对曹端妃的“深情”很有可能也不过是占有欲作祟,再加上方皇后不问嘉靖就私自处死了曹端妃,这激起了嘉靖对自己皇帝权力的保护欲。

哪怕她真的参与了谋杀我,那也应该是我下令杀她。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方皇后借刀杀人,王宁嫔临死攀咬,底层宫女更是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但方皇后到了最后,也不过是成了嘉靖保护权力的祭品。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曹端妃的冤案直到《明史》编纂时才被澄清,而方皇后宫中失火的真相永远成谜。

壬寅宫变后,嘉靖彻底摆烂,可以说这场宫变成为明朝国运急转直下的转折点。

首先就是本就多疑的嘉靖这下不仅对朝廷大臣不信任了,对自己后宫中的女人也是充满了戒备,性格更加喜怒无常、暴戾多疑。

嘉靖四十四年,高拱出的会试题目有两个“夷”字,因为鞑靼等部落的原因,嘉靖十分忌讳“蛮夷”之类的字眼,这下高拱可算是犯了嘉靖的爆炸点,甚至嘉靖还怀疑高拱是不是“内外勾结、犯上作乱”,好在徐阶出面苦劝,才给高拱圆了回来。

并且之后的嘉靖更加沉迷于修仙长生,因为他觉得这次被刺杀,全都是因为上天保佑自己才能活下来。

于是放飞自我的嘉靖索性连皇宫都不住了,躲进西苑修道二十多年,朝政全交严嵩,导致“严嵩当国,政以贿成”,再加上严嵩克扣军饷,导致倭寇横行,戚继光抗倭被迫“自筹军费”。

对修道更加沉迷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砸进去了更多的钱,祸害了更多的人,得到了更加没有的结果,因为炼丹搜刮民脂民膏,导致了各地都有民变起义。

血色罗裙翻酒污

四百多年后,故宫翊坤宫的地砖下,紫禁城的雕梁画栋间,似乎仍渗着曹端妃的血渍,她与方皇后一起惨呼——后宫这场权力的游戏,从来都是吃人不吐骨头。

这二人的冤魂与焦骨,共同构成了明朝后宫最血腥的注脚,而嘉靖帝在西苑的长生梦中,永远听不到宫女们深夜的饮泣,也看不到帝国大厦的裂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历史   明朝   后宫   皇后   皇帝   残酷   嘉靖   宫女   大臣   紫禁城   经血   明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