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前,中国一纸禁令,暂停向日本出口镝和铽,一时间,“工业强国”日本瞬间陷入了困境。
汽车工厂停摆,高科技产业瘫痪,经济更是像坐了自由落体,一路暴跌。
五个月后,日本终于撑不住了,只能乖乖端着碗来求原谅,希望能恢复稀土供应。
那模样,像极了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时,都是低头认错、苦苦哀求。
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日本展现 “诚意” 的方式,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稀土,这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其实在现代工业作用非常大,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从风力发电机到导弹制导系统,稀土元素无处不在。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自己没啥稀土资源,所以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稀土,来维持它庞大的工业体系。
而中国,正是全球稀土供应的绝对霸主,可就在去年的9月,中国优化了稀土出口政策,决定暂停向日本出口镝和铽这两种关键的稀土元素。
要知道,日本 97% 的铽金属依赖从中国进口。而在新能源车制造中必不可少的镝金属,更是 99% 都要从中国海关进来。
要是没有这些稀土,日本的很多制造工业,几乎都没办法正常运转了。更别提,镝和铽还是制造高性能磁铁、激光设备、核反应堆控制棒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
禁令一发布,日本各大汽车工厂的情况就惨了。拿丰田来说,它的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生产线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因为电机里必需的镝元素供应中断了,关键零部件生产不了,车也就没法造了。本田和日产也面临一样的问题,只能推迟新车型的发布计划。
除了汽车工业,索尼、松下这些企业,生产电子产品也都陷入了困境。
比如说索尼的高端相机和智能手机,里面用的精密电机,需要铽元素来制造高性能磁铁;松下生产的节能家电和工业机器人,同样离不开稀土。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这五个月以来,日本 GDP 累计下跌了 2.3%,创下了近年来最大跌幅。
失业率也跟着上升,特别是汽车和电子行业的工人,受到的影响最大。好多中小企业,因为承受不了供应链中断带来的压力,只能无奈宣布破产。
面对如此困境,日本也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们先是投入300亿日元研发稀土回收技术,试图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提取稀土元素。
这项技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进展缓慢,比如,从一台废旧智能手机中提取的稀土量微乎其微,而处理成本却高得惊人。
更糟糕的是,日本国内的废旧电子产品库存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工业需求。
接着,日本又跑到全球稀土储量第二大的澳大利亚去搞稀土合资厂,但澳大利亚的稀土矿品位很低、开采成本高,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日本的需求。
更让日本头疼的是,澳大利亚的稀土开采还面临环保压力,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多次抗议,导致项目进展变得更加缓慢。
更让日本头疼的是,他们自研的磁铁性能比中国稀土制品足足差了30%。这意味着,即使找到了替代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会大打折扣。
最讽刺的是,日本从越南进口的"替代稀土",追根溯源竟是中国深加工的半成品!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日本企业付出了更高的成本。
日经新闻曾爆料,某知名车企高管在内部会议上摔文件怒吼:"没有中国稀土,我们的电动车就是废铁!"这句话虽然夸张,但却道出了日本工业的无奈现实。
五个月来,日本各大企业的高管们四处奔走,试图找到解决方案,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终于,在经历了五个月的煎熬后,日本政府实在扛不住了,决定放下架子。他们派出了一个高层代表团,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恳请中国恢复稀土供应。
而日本这次来,可不光是嘴上说说,他们是带着满满的诚意和真金白银来的。
据说,日本愿意出比市场价高出 20% 的价格购买中国稀土,还承诺,在未来五年里加大对中国的投资,预计投资总额超过 100 亿美元。
为了让中国答应恢复稀土供应,日本这次做了很多准备。比如,日本提议与中国共同开发稀土深加工技术,分享相关的专利。
不仅如此,日本甚至表示,愿意把部分稀土加工生产线搬到中国来。这样一来,既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对双方都有好处。
另外,日本还提出,要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和中国展开深度合作。比如,在稀土开采的时候,双方一起研究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推动稀土资源的循环利用,让有限的资源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过,对于日本的这些请求,中国并没有马上给出明确的答复。这是因为稀土出口政策和国家战略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得慎重考虑。
过去几年,中国通过优化稀土出口政策,既保护了自己的资源安全,又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所以,中国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放松对稀土出口的限制。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可能会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对日稀土出口限制。
这是因为中日两国在经济上联系非常紧密,要是过度打压日本,对中国的长远发展也没什么好处。
而且,日本提出的合作建议,特别是在环保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在处理稀土问题的时候,不光要考虑经济利益,还得考虑国际形象和战略布局。
要是中国完全拒绝日本的请求,可能会被其他国家误解为 “资源霸权”,这对中国的国际声誉可不好。
对日本来说,这次访问也许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对中国来说,这次事件再次证明了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也提醒中国在未来要更好地利用这一战略资源。
大家觉得中国应如何把握稀土资源这张 “王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