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您这枪伤得用盐水擦。”1931年深秋的鄂豫皖苏区野战医院里,戴着纱布口罩的护士俯身换药,一缕碎发滑落在张行忠缠着绷带的肩头。躺在木板床上的少将突然抓住对方手腕——不是轻薄,是惊愕。这双眼睛他太熟悉了,去年腊月洞房花烛夜,煤油灯下替他解红绸的新娘,不正是这般似嗔似喜的眼神?
说来也奇,这对夫妻的缘分竟始于一场 “假结婚”。1930年皖西根据地,19岁的红军连长张行忠接到老家急信:财主爹给他定了门亲!急得直转圈的他被堂兄张行玉拽到墙角: “麻城王家要送闺女念新式学堂,正愁没由头退亲。你扮新郎,她当新娘,三天后各奔前程。”洞房夜,两个裹着红袄的年轻人对着土墙磕了三个头,连对方长相都没瞧真切。新娘子王明佳摸出块银元塞他手心: “留着买子弹。”次日鸡鸣,张行忠揣着银元上了前线。
谁承想,一年后在野战医院重逢,两人愣是没认出彼此。王明佳参军后改名 “王燕”,剪了齐耳短发;张行忠脸上多了道弹片划的疤。直到那日河边洗绷带,王护士弯腰时露出后颈朱砂痣,张行忠手里的木盆 “咣当”砸进水里: “佳妹?”王明佳浑身一颤,二十步外的哨兵突然咳嗽,惊得她压低声音: “你是...行忠哥?”
野战医院的竹棚里,药水味混着血腥气。趁着换岗间隙,王明佳摸出半块烤红薯塞给丈夫: “保卫局查得紧,咱得装不熟。”张行忠嚼着带焦苦味的红薯皮,突然笑出声: “去年洞房那晚,你给我的可是银元。”话没说完,查房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王明佳抓起镊子戳他伤口,疼得少将龇牙咧嘴。保卫干事掀帘子进来时,正看见护士冷着脸训斥伤员: “再乱动感染了可别怨人!”
这种刀尖上的甜蜜没持续多久。1932年春,苏区掀起 “肃反”浪潮。有人举报王明佳是 “地主家小姐”,更揪住她给伤员喂粥时多放红糖的事。张行忠急得在指挥部拍桌子: “她家早把地契烧了!”保卫科长阴恻恻冷笑: “张团长,听说你结婚报告都没打?”这话像盆冰水浇下来——当初的假结婚,如今成了要命的把柄。
最痛心的那天来得猝不及防。王明佳被带走前,偷偷把结婚时的红盖头塞进药箱夹层。张行忠瘸着腿追到村口,保卫干事拿枪托砸他膝盖: “再往前按通敌论处!”隔着二十米,王明佳突然喊: “帮我收着银元!”后来他才明白,这是提醒他别承认夫妻关系。刑场上的枪声响起时,张行忠正奉命清剿白匪,怀里揣着的那枚银元,生生被攥出指痕。
说来讽刺,这对夫妻真正 “团聚”,是在1955年的将官授勋仪式上。张行忠摸着肩章苦笑: “佳妹要是活着,该是军区总院护士长了。”有人劝他再娶,他把头摇成拨浪鼓: “当年保卫科审我七天七夜,我愣是咬死说认错人了。现在认了,对得起谁?”
八十年代修地方志,工作人员在麻城找到王明佳的侄孙。年轻人掏出个铁盒,里头是泛黄的《护理手册》,扉页写着 “救死扶伤,革命到底”,页脚却画着两只交颈的鸳鸯。张行忠的警卫员说,老将军临终前夜,突然要人买烤红薯。咬了口嫌太甜,嘟囔着 “没她烤的焦香”,泪珠子啪嗒掉在将星上。
鄂豫皖老区的山道上,如今还能找到当年战地医院的断墙。放羊的老汉指着某块青石说,以前常见个女护士在这儿晾绷带。问她等谁,总抿嘴笑: “等个欠我银元的。”山风掠过竹林,恍惚又是1931年的秋日午后,河水载着绷带上的血污流向远方,却冲不散青石边那对年轻夫妻短暂交握的手温。
更新时间:2025-05-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