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Z
当年曹德旺谈到房地产的未来时,被不少人嘲笑,可现在回头看,他反而是看得最清楚的那位!
现在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问题越来越多,二手房数量占比不断上升,价格也低到让人心里没底。
为什么高层越来越没人喜欢?这些房子最后会走向什么结局?不少人已经开始担心答案。

站在2025年回头看,曾经无数人沉浸在“买房就发财”的幻梦中,但曹德旺早就摸出了商业规律:房子一旦脱离居住属性,只靠下一任接盘维持价值,就不是资产,而是一堆等待折旧的建筑材料。
很多人买房只盯着房产证上的名字,盯着行情和单价,却很少有人认真算过“持有成本”。
尤其是高层住宅,最可怕的不是房价不上涨,而是那铺天盖地的维护费用像潮水一样涌来。

电梯的寿命一般15年,换一部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梯四户的楼一旦动工,分摊费用足以把邻里关系撕个粉碎。
武汉洪山区2008年建的小区,就因为更换钢丝绳要28万,88户业主扯皮整整三个月,少数人不肯出钱,结果整栋楼的人被迫体验漫长的爬楼生活。
这些矛盾不是偶然,而是高层建筑天然结构带来的:外墙、电梯、消防、水压系统、管道,这些东西年年老化,维修基金早用完,大家还要自己掏钱。

问题是,钱可以凑,人心却很难凑,有人常住愿意出钱,有人出租不当回事,还有人干脆不住直接拒交,扯皮成本比维修成本还高。
一旦维修失败,房子从“资产”变成“负债”,不仅带来钱的压力,还会带来生活质量下降、邻里矛盾升级、情绪长期积压等问题。
过去大家觉得买房就是买稳定,买未来,现在才发现,高层住宅真正的压力不是买进那一刻,而是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后续成本。

刚开始,高层住得高意味着视野好、离尘嚣远、生活体面,开发商用“天际线”“全景视野”轻松俘获一批中产家庭。
但新鲜劲过去,居住体验迅速跳水,最先让人肉疼的是公摊面积,北京某28层小区,100平米的大户型,关上门实际能用的只有72平米,近三成面积花钱买来,却不能使用,还得持续付物业费保养,这是从签合同那一刻开始就确定的亏。

更严重的是,多数高层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容积率极高,楼间距缩水,中低层常年见不到太阳,一些社区已经出现维生素D缺乏比例上升的情况。
阳光这种最基本的“居住要素”,在高楼森林里成了奢侈品,更致命的是,一旦发生火灾、电梯故障等极端情况,高层住宅立刻暴露“垂直困境”。
消防云梯多数够不到20层以上,电梯停运,行动不便者、老人、孩子就成了被困在高处的弱势人群,整个楼像被切断能源的机器瞬间瘫痪。

电梯从便捷工具变成“命门”,物业修不起、业主扯不清,就会出现“单双号限行”“高峰排队半小时”甚至长期瘫痪的尴尬。
随着居住体验下降,社区生态开始恶化,有能力的住户搬走,留下的多是不愿搬或搬不起的人,物业费收不上来,公共设施坏了没人修,环境变差,住户结构再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以前那些“高端小区”,最终可能走向管理混乱、安全堪忧、沟通困难的“垂直治理孤岛”。

住户从曾经的城市精英,变成被高层建筑困住的普通人。
这里不再是梦想的居所,而是随时可能掉价、带来麻烦和开销的庞大钢筋盒子。
这几年二手房市场的成交情况已经证明,高层住宅的流动性正在快速恶化,以前是“有房就好”,现在是“有房还得好”,没人愿意花几百万买个长期维护压力更大的房子。

贝壳在15个大城市的统计显示,超过七成购房者明确提出“不超过18层”,这说明买房逻辑已经彻底变化。
现在买房的人怕:怕电梯坏了要自己爬楼,怕邻里凑不齐钱维修,怕以后想卖没人愿意接盘,一线城市也开始用政策踩刹车。
北京、深圳等地已经多年不批准超高层住宅,县城层面也明确提出“新建住宅以六层为主,严控大面积高层”。

更扎心的是,高层住宅还存在最后一个“绝望缺口”:拆不动。
过去只有三层六层,拆掉盖三十层,利润足够覆盖成本,还能让住户赔偿拿到手软,但现在一栋三十层楼,如果想靠拆再赚钱,就得盖六十层甚至更多,市场消化不了。
高层拆除成本极高:爆破危险、垃圾量巨大、几百户赔偿天价、施工周期漫长,没有开发商愿意接这单亏本买卖。

这意味着,一旦进入衰退周期,就只能继续老下去:外墙脱落、管道锈蚀、电梯限行、物业瘫痪,将来极有可能形成“垂直贫民窟”,哪怕身处城市核心地段也无法逆转。
市场的投票已经明确:过去靠接盘维持升值的时代结束了,房子最终要回到最朴素的定义:能不能住得舒服,能不能长期保值,不要成为压在自己身上的钢筋负担。

生活的尊严,不应该被坏电梯夺走,也不该被永远还不完的维修账单拖垮。
房子回归居住,才是普通人真正的底气。
中国网教育

中国质量万里行

澎湃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