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得
编辑|晓得
骗子演技再好,也敌不过国家队的火眼金睛!
过去几个月,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一批“大锅卤菜”摆摊博主,镜头前人头攒动的摊位、秒空的卤菜大锅、动辄百万的流水截图,点燃了无数人的创业梦。
然而,这场看似红火的“财富神话”,实则是从排队到收徒、从配方到流量的全方位骗局。
央媒揭露骗局之后,多地监管部门随即介入,涉事账号被封禁,“导师”团队销声匿迹。
摆摊拍视频而已,怎么就跟“骗局”挂上勾了呢?
在短视频风靡的当下,你是否曾刷到这样令人心动的画面:熙熙攘攘的街头,一个大锅卤菜摊位前人声鼎沸,长队如蜿蜒的巨龙,从摊位前一直延伸到街角。
热气腾腾的卤锅中,各类卤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摊主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旁白激情澎湃地讲述着:“摆摊卖大锅卤菜,轻松月入数十万,普通人也能逆袭的财富密码!”
镜头里,直径1.2米的铁锅堆满卤味,摊主熟练剁肉、装盒,背景音乐配上磁性男声的财富宣言,评论区则充斥着“求教学”“求加盟”的刷屏弹幕。
屏幕前为钱苦恼的观众,或者觉得自己收入太少的人,是真的心动了。
因为想要大赚一笔,想要实现财富自由,所以他们问:
“收徒吗收徒吗?”
在直播间忙的如火如荼的卤菜师傅,在百忙之中回复,学费2980。最最最普通的人不到一个月的工资,相较于日后月入数万,这点本金,不算什么。
于是,今年三月,就有不少人被视频里的“排队盛景”迷了眼,他们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千里迢迢奔赴安徽,向视频中的“师傅”诚心求教,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真诚,换得一把掌握致富密码的钥匙。
然而学成之后,他们却发现事情好像跟他们之前想象的大不相同。
一对付了学费,用心学习,又斥资准备了道具准备大干一场的夫妇发现,在他们开始摆摊前后,城市的不少路口都冒出了大锅卤菜摊,卤菜种类和摆放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大家的生意都不温不火,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广东的王先生,更是有苦难言,当初他同样满怀希望踏入这个“创业之旅”,甚至辞去了原本安稳但收入微薄的工作,只为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大锅卤菜创业梦”中。
他不仅支付了学费,还投入大量资金租赁店铺、购置设备,本以为能开启人生新篇,可现实却如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
店铺开业后,门可罗雀,每日入不敷出,积蓄在一天天的亏损中逐渐耗尽,还背负了不少债务。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家人的失望,王先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曾经的自信和乐观被焦虑与迷茫取代。
同样苦恼的,还有一个全职妈妈,本来全职在家的日子就已经够不好受了,她刚想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来提升自己的家庭地位,结果却得不偿失。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她手里的钱本来就要花的十分谨慎,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她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大锅卤菜生意上。
在参加完培训后,她满心欢喜地在小区附近摆摊,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由于缺乏经验和市场竞争力,她的生意十分冷清,每天的收入甚至不够支付孩子的奶粉钱。
为了让生意好起来,她多次联系所谓的“师傅”,希望得到帮助和指导,可“师傅”却对她的求助置之不理,这让她感到无比绝望和无助,家庭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夫妻之间频繁争吵,家庭氛围变得压抑。
原来,骗局的终极目标并非卖卤菜,而是“收徒”。
学费设定在2980元,刻意低于3000元刑事立案门槛;合同标注“教学效果因人而异”,将责任推给学员。
大家纷纷意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财富的获取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汗水。那个“真赚钱的摊子哪有空拍视频?”的问题,也成了一把无形的刀。
当初怎么就那样冲动呢?但这能怪他们吗?他们只是想做个小生意赚点钱补贴家用,过上更好的生活,谁不想过好的生活啊?该怪那些欺骗他们的人!
于是,小夫妻开始积极收集证据,咨询律师,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受骗经历,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警惕,避免更多人陷入同样的骗局。
王先生也加入了维权的队伍,他联合其他受害者,一起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相关部门对这些不法商家进行调查和处理。
他们还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话题讨论,呼吁大家关注此类骗局,形成舆论压力,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有人受骗,相关部门也立刻行动了起来,他们根据媒体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对涉及的培训机构、相关账号背后的运营公司进行深入排查。
在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机构和公司存在诸多违法违规行为,如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
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排队盛景”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记者来到某号称“月入百万”的大锅卤菜摊位附近,经过长时间蹲点观察,发现了诸多可疑之处。
在排队的人群中,有不少“熟面孔”频繁出现,上午刚买完,下午又在排队,行为十分诡异。
经过询问,这些所谓的“顾客”终于承认,他们是受雇而来的“托儿”,每次排队能获得20-50元不等的报酬,而他们的任务就是营造出摊位生意火爆的假象,吸引路人的目光。
更有甚者,某些摊位开张前先发号码牌,每人限购50元,实际是通过微信群收款后退款,伪造销售数据。
记者还潜入了这些大锅卤菜博主的直播间,发现这里同样暗藏玄机。
一旦有观众发出质疑评论,比如询问“排队的是不是都是托”“这配方真有这么神奇吗”,这些评论瞬间就会被删除,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屏幕上会迅速被大量诸如“师傅教得好,学了就能赚钱”“这卤菜太好吃了,我也要学”等夸赞和求学习的评论刷屏。
仔细观察这些刷屏账号,会发现它们大多头像模糊、昵称简单,疑似是机器人账号在充当“水军”,进行控评操作,目的就是营造出一种人人都认可、都想学习的虚假氛围,让更多观众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冲动交学费。
为了验证所谓“独家秘方”的真实性,记者花费2980元报名参加了一家培训机构的大锅卤菜课程。
学成后,记者带着所学的卤料配方,找到一位从业20多年、经验丰富的专业厨师进行鉴定。
厨师接过卤料,先是仔细闻了闻,又用手捻起一点放入口中品尝,随后直言不讳地表示:“这就是最普通的五香卤料,里面加了些常见的增香剂,市场上随处可见,成本最多也就20块钱。
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比这更全面、更详细的卤菜教程,根本称不上什么独家秘方。
如此普通的配方,却被包装成价值不菲的“致富秘籍”,堂而皇之地骗取学员的学费,实在令人愤慨。
骗局曝光之后,监管部门依法对这些涉事主体进行了严厉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退还受害者的学费,并对其处以高额罚款。
同时,相关涉事账号也被平台依法处理,有的被限流,有的被封禁,彻底切断了这些骗子继续行骗的渠道。
真正的美食,从不需要浮夸营销。
重庆巷弄里的小店,用薄如纸的猪耳征服食客;广东三代传承的老卤,以醇厚滋味留住街坊。
央媒的曝光不仅为民除害,更敲响警钟,在万物皆可短的时代,唯有慢功夫、真材实料与诚信经营,方能抵御流量的侵蚀,熬出一锅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老汤”。
餐饮业的本质在于“香味传不出手机屏幕,口碑走不出三公里半径”,短视频的滤镜可以美化画面,却炖不出百年老卤的醇厚。
美食的核心永远是匠心,而非流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渴望改变生活、实现财富自由,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不少人在面对看似诱人的“商机”时,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判断,被虚假宣传轻易蛊惑。
同时,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人们对铺天盖地的信息缺乏有效的甄别能力,难以辨别真假,这也为骗子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面对各类“轻松致富”的宣传时,要学会冷静分析,切勿被表面的繁华和高额回报冲昏头脑。
如果有创业想法,务必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实地考察,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而不是仅凭网络上的一面之词就盲目投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