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千古名句出自哪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滕王阁序》。但你知道吗?这篇让我们小时候“背到头秃”的文章,背后却藏着一位不为人知的“熊孩子”——滕王李元婴,还有一座虽然闻名天下但是命运多舛的滕王阁。
滕王阁的故事,要从唐永徽四年的时候说起,当时打算在江西南昌建一座滕王阁,李世民的弟弟当监工,作为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就是这座建筑的监工。这座建筑命途异常多舛,在历史长河中竟被烧毁了20多次!每一次毁灭,总是有热心人将其重建,就好像是精神寄托不修不合理,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
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归功于王勃的那篇《滕王阁序》。公元676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并邀请文人雅士登阁吟诗作对。阎都督有自己的算盘,想让女婿吴子章借这个机会一展才华,但没想到中间杀出来一个”程咬金”,让王勃抢了风头。他临场发挥,出口成章,写下如今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一下让滕王阁名扬天下。
说到滕王阁的建造者滕王李元婴,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小儿子。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造就了他一身公子哥的臭毛病,他爹惯出来的毛病,他的哥哥李世民不惯着他,自李渊去世后,李世民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就给他了他一个滕王封号,打发去了滕州。从小娇生惯养的滕王怎么可能安分守己,在滕州闹出不少动静,最终被唐高宗李治一个圣旨贬到南昌。
在南昌,滕王依旧我行我素,大兴土木,修建了滕王阁等宫殿。更夸张的是,他为了修建滕王阁,砍伐了南昌城附近大片的树木,导致百姓连烧饭做饭的柴火都找不到。不仅如此,他还不务正业,贪图女色,偏偏和寡妇谈恋爱,在这方面没少挨揍。这些“荒唐”行为,让滕王在历史上留下了“熊孩子”的印象。
滕王真的只是一个“熊孩子”一无是处吗?大家都知道,在唐朝皇权斗争最激烈,稍有不慎就会失去性命,而滕王之所以保全性命,都是因为他在皇室当中表现的不务正业,不学无术,胸无大志,游手好闲,他越是整日消极,沉迷享乐,皇帝就越不把他放在眼中,因为完全构不成威胁,他真的是聪明人,在权势险恶的宫中为自己争得了自由平安的一生。
滕王阁背后有着诸多你所不知的奇闻趣事,更是堪称一个文化的代表作。
1. 王勃的“一字千金”
据说当时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后,阎伯屿对他的才华大加赞叹,还想着给王勃千两黄金将其买下,当时,没想到王勃根本不领情。笑着说:“文章乃天成,岂能以金钱衡量?”如今,滕王阁和《滕王阁序》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杰作。
2. 滕王阁的“蝴蝶效应”
滕王李元婴也有这自己的一份童真童趣,他对绘画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最为擅长的就是画蝴蝶,有很多人是通过他画的蝴蝶才知晓有李元婴,他画的蝴蝶栩栩如生,真的可以以假乱真。如今他的画作已经成为滕王阁文化的一部分,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
3. 滕王阁的“重生之旅”
滕王阁历经多次被毁和重建,也说明了对滕王阁的热爱和传承,直到1985年的最后一次重建,有了滕王阁如今的模样。
滕王阁在历史的长河中尽力过一次又一次的打磨,因《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滕王李元婴也用他自己的方式躲避了皇室斗争,为自己留下传奇的一生,你还知道滕王阁还有哪些传奇故事吗?欢迎评论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