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纸不语
2025年4月2日,本该是长和集团将港口业务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的决定性时刻,然而李嘉诚的“突然暂缓”决策,已然表明这笔重大国际交易绝非易事。
加之香港本地的多家权威媒体近日披露了一些关于港口交易的细节,进一步揭示了这笔交易的复杂性,使其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普通的商业行为。
根据长和发布的公告,其与贝莱德的交易是基于独家磋商进行的,这意味着在磋商期间,长和不会与其他潜在买方进行谈判,否则可能构成违约。然而,综合媒体报道,此前,长和实际上已经收到了近10份来自不同竞标者的报价。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长和最终决定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进行独家谈判呢?或许这与贝莱德提出的报价确实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其中可能涉及的超出商业利益范畴的政治因素。
图源:妙语嘚吧嘚
贝莱德与特朗普共谋港口收购计划
据央视新闻2025年3月28日报道,针对长和与贝莱德签署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4月2日前,该交易突然暂停。
值得注意的是,港媒《星岛头条》披露了“真正买家”的疑云:贝莱德可能只是前台的操盘手,其背后可能涉及由美国政府主导的资本联盟。
此前,李嘉诚掌控的长江和记实业宣布,计划以227.65亿美元(约合164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旗下43个全球港口资产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牵头的财团。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巨大波澜。
因为此次待出售的43个港口中,包含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关键港口。一旦交易完成,这两个港口将由贝莱德控制。而作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贝莱德,也将一跃成为全球三大港口运营商之一,掌控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
图源:妙语嘚吧嘚
此外,贝莱德作为美国资本的代表,其参与使得这笔交易被赋予了超出商业范畴的复杂意义。美国智库更是直言,贝莱德收购港口相当于掐住了中国海上生命线。
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交易正式公布之前,贝莱德首席执行官芬克就与特朗普、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等人频繁通电话,最终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明确支持。
芬克称,“只要贝莱德收购了相关港口,美国政府就没必要再强行接管。”言外之意就是,一旦拿下这些港口,它们就将成为美国的产业。
2025年3月17日,芬克受邀前往白宫,受到共和党高层的热情接待。特朗普还召集了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以及副总统万斯等人举行闭门会谈,讨论包括港口交易在内的诸多问题。另外,特朗普还计划在佛罗里达州的私人俱乐部海湖庄园招待芬克。
“华尔街的影子总统”
据新浪财经头条报道,芬克还与民主党关系密切。2012年,芬克曾公开支持奥巴马竞选总统,2016年为克林顿的竞选活动捐款,并在2020年参加拜登的筹款活动。同时,贝莱德的多名高管也在拜登政府任职。然而,在特朗普竞选期间,贝莱德CEO拉里·芬克曾为特朗普竞选团队提供超百万美元的政治献金。
图源:孙绪闻
2024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贝莱德迅速与民主党切割,转而迎合共和党的主张。特朗普执政后,贝莱德多次参与美国经济政策制定,影响力巨大。双方还通过减税政策等进行利益交换。基于此,贝莱德CEO拉里·芬克还被称为“华尔街的影子总统”。
此外,通过游说和人事网络,贝莱德还与特朗普政府的内阁成员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其中包括曾效力于索罗斯基金的财政部长贝森特、出身于国债做市商建达公司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前财长保尔森曾评价芬克:“他具备商业、政治等方面的罕见智慧。”凭借这份智慧,芬克不仅在华盛顿政坛上游刃有余,更在多次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008年贝尔斯登等投行破产后,由于贝莱德在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领域拥有专业团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委托贝莱德管理这些机构遗留下来的数十亿美元不良资产。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美联储再次向贝莱德求助,由其子公司为大规模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和投资级公司债券的购买提供咨询。
显而易见,贝莱德与美国政府的合作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市场交易范畴,形成了深度的政策协同与利益联盟。
美国特洛伊大学曼努埃尔·约翰逊政治经济中心执行主任门登霍尔指出,贝莱德通过政商“旋转门”机制影响美国政策走向。贝莱德前高管范诺斯特兰离职后进入美国财政部担任要职,而瑞士央行前行长希尔德布兰德、美联储前副主席费舍尔、英国前财政大臣奥斯本等各国政府前要员卸任后也纷纷加入贝莱德。
美国版“一带一路”
2024年6月,芬克首次接触李嘉诚,并表达了对43个港口的兴趣,李嘉诚也随即表达了可以考虑出售的意向。
此后,芬克一边与拜登接触,一边前往海湖庄园与特朗普会面,向他们汇报了收购计划,并强调此举将有助于加强对华战略竞争。随后,芬克与李嘉诚展开谈判,2024年8月基本谈妥,并聘请律师和会计师清理相关法律文件和商业文书。最终,双方于2025年3月1日签署协议,并于3月4日公开宣布,港口移交的生效日定为4月2日。
军事专家孙绪闻称,在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当选总统后,芬克再次向他汇报了收购进展。特朗普则指示称,要加快交易速度,务必在上任后的一个月内完成,以配合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计划。
也就是说,此次收购完成后,美国就拥有了遍布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相当于美国版的“一带一路”战略。贝莱德也可以借此将势力范围扩展至欧亚美三大洲的199个泊位,包括鹿特丹、汉堡等重要枢纽港。这种布局不仅为贝莱德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更赋予其在地缘冲突中“卡脖子”的能力。
图源:妙语嘚吧嘚
然而,在中国介入后,贝莱德的计划落空了。为了转移中方的注意力,贝莱德搬出了地中海航运集团和TIL投资公司。
真正的买家
此次港口交易的财团主要由贝莱德及其子公司、TiL公司组成。TiL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的子公司,而地中海航运属于意大利阿彭提家族。若交易完成,TiL将成为43个港口的唯一所有者,而巴拿马的两个港口将由贝莱德控制。此前,有消息称,李嘉诚家族与阿彭提家族关系密切,这或许是促成独家协商的重要因素。
另外,交易的股权结构复杂。针对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贝莱德子公司GIP将持有51%的权益,TiL持有49%。同时,贝莱德和新加坡国企共同持有TiL的30%股权。这意味着巴拿马港口的权益由贝莱德、TiL和新加坡国企三方共享。贝莱德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将对港口运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长和除了发布公告外,未在公开场合透露更多信息。据媒体报道,贝莱德可能只是财务投资者和促成交易的角色,而港口的实际控制人可能是意大利阿彭提家族企业。但无论最终买家是谁,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经营权都将落入西方资本之手。
在2025年7月27日的独家磋商期到来之前,这笔交易的最终结果依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据中华网报道,目前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一是不管外界如何评判,交易最终顺利进行,港口资产被出售给贝莱德和TiL组成的收购财团。二是交易最终泡汤,港口经营权依然掌握在长和手中。第三种是,港口资产被拆分出售,43个港口分别卖给不同的买家,如大部分港口出售给贝莱德和TiL,而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则出售给中资企业。
还有一点可能会影响这笔引人瞩目的交易。近期,巴拿马审计署公布了一份对长和负责运营当地港口的子公司的审计报告。该报告指出,长和子公司PPC在2021年续签港口特许经营协议时未获审计机关批准,且存在少交税款等经济问题。若这些问题被坐实,长和可能面临诉讼及行政处罚,甚至特许经营协议被作废,最终由巴拿马收回港口经营权。
孙绪闻认为,如果贝莱德的交易最终流产,美国可能会转向联合地中海航运、马士基等组建“航运联盟”,而中国可能会加速吉布提、瓜达尔港的军事部署,形成硬实力制衡。
贝莱德在华布局已久
实际上,李嘉诚与贝莱德的合作早有先例。2018年,李嘉诚就以30亿英镑将英国南安普顿港的部分股权卖给了贝莱德。当时,南安普顿港的年吞吐量高达200万标准箱。有观点认为,这一交易或许是李嘉诚“撤退”的前奏。
另外在2021年,贝莱德以15亿港元从香港新世界发展公司手中买下启德码头。该码头年处理50万标准箱货物,是香港物流的重要节点。从本地企业手中抢得优质资产后,贝莱德迅速将其改造成高端物流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并非突然冒出来的“土豪”,它在中国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
图源:妙语嘚吧嘚
2004年,贝莱德通过参股中银基金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此后一直积极拓展在华业务,并于2021年正式获批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贝莱德中国基金是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布局之一。
据钛媒体APP报道,截至2025年2月28日,贝莱德中国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涵盖了腾讯、阿里巴巴、中国建设银行、小米集团、平安保险、美团、网易、福耀玻璃等知名企业。
早期,贝莱德专注于商业地产的收购与投资,近年来其投资策略愈发多元化,广泛涉及物流地产、长租公寓、工业地产和数据中心等多个细分领域。2021年起,贝莱德开始加大对物流地产的投资力度,通过其房地产基金与普洛斯合作,投资金额约为5亿美元。2022年,贝莱德又与易商红木(ESR)合作,投资了多个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地产项目,投资金额约为3亿美元。
掌控从实物到股权资产
2023年,贝莱德瞄准新能源的发展风口,与中石油签署了一项价值20亿美元的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在新疆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站,并将其在中石油的持股比例从4%提升至5.5%。
进入2024年,贝莱德又斥资10亿美元增持比亚迪,持股比例从4.8%上升到6%。此外,贝莱德还帮助比亚迪在东南亚建设了一个年产15万辆的电动车厂。综合媒体报道,贝莱德在中国多家龙头企业中的持股比例都超过了5%,包括李宁(5.24%)、阿里巴巴(5.01%)等,名单之长令人咋舌。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评价称,“贝莱德充分收获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红利,同时也为其自身的资产组合注入了实物资产的稳定性。”
然而,贝莱德在华业务扩张并非一帆风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分析指出,“混合型基金规模四年缩水超半、管理层频繁更迭等现象,暴露出外资机构在适应中国监管环境、理解本土市场文化方面的深层挑战。这种‘水土不服’既源于中美资本市场规则体系的根本差异,也反映了全球资本在追逐收益与尊重东道国主权之间必须把握的微妙平衡。”
贝莱德成立于1988年,最初是黑石旗下的私募股权公司,后拓展至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1990年底,其管理资产为1650亿美元,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已增长至1.3万亿美元。雷曼兄弟破产意外推动了贝莱德的崛起。截至2024年底,贝莱德管理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美元,业务涵盖股票、债券、房地产、对冲基金等,员工近2万,服务超过40个国家的投资者。据和讯网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达 11.58 万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1.62 万亿美元。
[引用]
①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央视新闻.2025-03-28.
② 从"卖国"争议到真相浮现,港口协议细节曝光,李嘉诚是否被冤枉?.孙绪闻.2025-04-16.
③ 贝莱德财团啥来头?其CEO与特朗普啥关系?.孙绪闻.2025-03-23.
④ 贝莱德的中国盲区.新浪财经头条.2025-04-16.
⑤ 买下李嘉诚43个港口的贝莱德,竟然还是中国这些龙头企业的大股东.布谷BUGU.2025-03-25.
⑥ 李嘉诚找到新买主,将中企踢出去,港口全盘送给美国.中华网.2025-04-17.
⑦ 详解资本巨头贝莱德的中国投资版图:美团第二大股东,重仓阿里、腾讯.钛媒体.2025-03-23.
⑧ 长和港口千亿交易股权细节曝光 真正买家或为意大利Gianluigi Aponte家族.财经新媒体.2025-04-14.
⑨ 意大利Aponte家族探索从长和港口交易中剥离两个巴拿马港口 贝莱德掌控关键港口.妙语嘚吧嘚.2025-04-17.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