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高端论坛亮相WAIC 2025

人民网上海7月27日电(马作鹏)7月26日,“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高端论坛在沪举办。来自全球顶尖研究院和高校的科学家、教授、学生代表,以及来自全国企业代表齐聚黄浦江畔,共同踏入了一场关于“底层逻辑”的学术追问。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表示,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也极力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做强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以数学的基础创新驱动AI技术迭代,赋能产业升级。

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表示,普陀区正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努力推动沿沪宁“AI+数学”协同攻关,联动沪宁沿线的各高校、各大院大所、各企业,共同承接课题与场景试验,全力打造引力场、智汇源、孵化器和服务中心,更好以数学领航人工智能之路,以人工智能推动数学发展,不断为上海深化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为论坛特别选题命题,题目由其团队联合欧洲、日本数学家精心遴选,聚焦几何与代数的交叉难题,直接考验AI的深层推理能力,由机器模型现场作答,屏幕实时展示AI推理过程。这种“人类出题—机器作答”的模式,既是对AI能力的检验,也是人机协同的一次生动演示,旨在通过顶尖数学家的“问题嗅觉”,引导AI聚焦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核心难点,避免技术算力的无效消耗。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表示,智能就是指有限的知识走向无限的知识所呈现的性质。无限维问题是本质,有限维技术是现实,设计它的架构一定要从无穷维出发,通过修正算子的性质才能构成一个可用的架构。

当前,上海正围绕数学与AI融合的三大前沿方向布局:一是基础理论突破,依托菲数中国推动落地普陀的两大国际数学实验室,聚焦几何深度学习、微分方程与神经网络融合等方向,推动数学理论为AI提供“公理支撑”;二是AI辅助数学研究,支持高校与科研机构利用超算资源,开展“机器发现规律—人类证明定理”的协同研究,重点探索AI在纽结理论、数论等领域的应用;三是产业场景转化,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领域,提炼具有共性的数学问题——如将流体力学模拟转化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求解研究,用拓扑学方法优化多模态影像融合,实现“产业需求拉动理论突破”。

论坛由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菲数中国主办。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科技   人工智能   边界   数学   基础   论坛   上海   普陀区   数学家   普陀   产业   机器   理论   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