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小今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聊日本刻意模糊侵略历史、一边喊和平一边搞军事扩张,中国重提“村山谈话”戳破迷思,这样的反差值得所有人警惕。
2025年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仪式上,哀悼的烛火与和平的祈祷声弥漫全城。但这看似庄重的纪念,却对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亚洲各国带来的苦难绝口不提,这种刻意的历史留白,正是我在广岛两年生活中最强烈的不适感。
而此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重提1995年"村山谈话",恰恰戳中了日本历史叙事的核心矛盾。


和平叙事中的“空洞”:一个中国人亲历的广岛
2023年上海-广岛航线复航后,我再次踏足这片土地。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与庄严肃穆的和平公园并存,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城市景观。在参观和平纪念馆时,那种直击人心的冲击力是毋庸置疑的。
黑灰的主色调,熔化的三轮车,撕裂的衣物,以及核辐射受害者的照片,无一不在控诉着战争的残酷与核武器的毁灭性。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被这些展品所展现的反核诉求所打动。

然而,在小今看来,这些令人动容的展品背后,有着一个巨大的“空洞”。纪念馆的叙事,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剧本,高声疾呼着“反核”,却对引发这场悲剧的根源,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却绝口不提。
它塑造了一个纯粹的“受害者”形象,却巧妙地回避了“加害者”的身份。这种“只谈结果,不究起因”的叙事策略,像一块巨大的幕布,遮蔽了历史的另一半真相。


“历史失忆症”的蔓延:年轻一代的无知与教育的缺位
这种选择性的历史叙事,在日本年轻一代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4年夏天,我参加了一个由广岛与金泽大学联合举办的和平研讨会。研讨会上,日本学生们对于核武器的危害、人类和平的重要性,表现出了真诚的思考与批判。
他们可以流利地阐述核武器的伦理困境,痛斥战争的非人道。然而,当我尝试提及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历史事件时,这些年轻人却表现出了一脸的困惑与茫然。

更让我感到不适的是,当面对我的提问时,在场的日本教授们也迅速地转移了话题,似乎在刻意规避这些敏感的“禁区”。
这绝非偶然的遗忘,更非个人的无知,而是日本官方长期推行“去责任化”历史教育的必然结果。这种教育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包装成一种“没有背景、没有具体责任方的人类共同灾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种集体的“历史失忆症”。

它让一代又一代的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在享受“和平红利”的同时,却对“和平代价”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缺乏深刻的理解。
这种对历史的阉割,不仅扭曲了日本民众对自身国家定位的认知,也使得他们无法真正地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理解亚洲邻国所遭受的苦难。


“和平”旗帜下的扩军:历史失忆为现实图谋铺路
然而,这种“历史失忆”并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和纪念馆里。更令人警惕的是,它正在为日本现实的军事扩张提供心理基础和舆论土壤。最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重提1995年“村山谈话”,正是精准地指出了日本历史叙事的核心矛盾。
我们不妨看看日本政坛近年来的动向。如果2025年,公然贬低“村山谈话”为“自虐史观”的高市早苗能当上日本首相,那么其背后的历史修正主义企图将彻底暴露。

高市早苗不仅主张将防卫预算占GDP的比例提前提升至2%,还计划修订“安保三文件”,甚至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可能触发日本的集体自卫权,赤裸裸地暗示要军事介入台海事务。
与此同时,日本正在加速突破战后“专守防卫”的限制。他们不断放宽武器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军火展,甚至传出图谋研发核动力潜艇的野心。这种“一边高喊和平,一边扩军备战”的荒诞景象,在“村山谈话”精神日益消亡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刺眼。


“村山谈话”的消逝与地区安全挑战
“村山谈话”在1995年发表时,明确承认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并表达了深刻的反省。这曾被视为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基石。然而,此后的日本政坛,却呈现出一条令人担忧的“历史倒退线”。
从“小泉谈话”中删去“国策错误”,到“安倍谈话”中拒绝世代道歉,再到2025年可能出现的连官方战后80周年谈话都沦为个人见解,反省与道歉在官方语境中彻底缺位。

广岛的和平祈祷,本应是对战争的全面反思与对历史的深刻清算。但当一个国家只记住自己的伤痛,却选择性地遗忘给别国造成的灾难,当“无核和平”的口号,成为掩盖其军事野心的遮羞布,这种所谓的“和平”,其根基将是何等的脆弱与不稳。
日本正在通过历史失忆,卸下其在二战中的道德包袱,而其日益强硬的军事动向,已经不仅仅是口头表态,而是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地区安全面临的现实隐患。


结语:历史的镜鉴与警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村山谈话”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承认了历史的完整性,只有正视侵略过往,才能真正赢得邻国的信任,才能让日本在国际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重。
摆在日本面前的,是一个攸关国运的选择:是继续在历史的模糊地带徘徊,任由民族主义与历史修正主义泛滥,最终成为地区稳定的破坏者?还是鼓起勇气,彻底清算过去,以史为鉴,成为真正的和平守护者?

这个选择,不仅关乎日本自身的国际声誉和未来走向,更深刻影响着东亚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对日本的这一系列动向保持高度警惕。因为,一个对历史失忆的国家,其所宣扬的“和平”,往往会像海市蜃楼一般,转瞬即逝,最终只会为新的冲突埋下伏笔。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