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控”女孩梁之琪:从0到1的创造,是件很帅的事情



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并坚信自己可以做成,这是最重要的精神。


文|赵建琳
ID | BMR2004


“这是一个力反馈手套,它通过一套视觉识别程序将人手投射在虚拟世界中,当你的手做动作时,电脑中的虚拟手也会实时做出同样动作。这套设备可以用在交互式VR游戏领域,也可以用在体育模拟训练和医疗康复训练等场景。”


在“AdventureX 2025青年黑客松大会”创客项目展示现场,今年刚高中毕业的梁之琪与队友王锦添、李由展示了一款交互式机械臂,他们给自己的团队起名为“One Touch Reality”,意指连接虚拟与现实。


01

“玩”出来的创意


接受《商学院》杂志采访时,梁之琪说,项目创意既受参赛主题启发,也源自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真实体验。“起初,我们看到‘游戏万物’这一参赛主题时,就想到之前玩游戏体验感不够的痛点。拿市面上常见的游戏手柄来说,他们只能提供震动和声音等基础反馈,基于这一观察,我们决定自己做一款具有沉浸感和交互功能的机械臂,它可以应用在创造类、角色扮演类等自由度更大的游戏类型里。”


梁之琪介绍,这款机械臂由Arduino Nano(一种开发板)、舵机、绞盘、鱼线和指节套等器件构成,戴在手上使用。由于备赛日程紧张,这款机械臂还只是Demo(样机)状态,可以运行,但还未达到团队设想的理想状态。他们准备赛后继续对项目进行优化,做出一款真正可以让人们使用的产品,比如使用更加精准、行程更大的舵机,将手部元器件集成为手套形态以实现更方便地穿戴和更好看的外观,升级动作捕捉软硬件,通过陀螺仪等传感器更精准地定位使用者的手,避免屏幕中无关手的干扰和穿模等问题。7月27日晚,梁之琪发朋友圈时表示,该项目已开源,后续将持续改进学习。


在这次比赛中,梁之琪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各有所长,能力互补,梁之琪负责一半的软件部分,接收来自Unity(实时3D互动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的信号,通过Python(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传给Arduino Nano进行机械控制,李由负责硬件建模与装配,王锦添负责另一半软件,如游戏交互界面、手部识别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三位来自上海同一所高中,还都是学校里火箭社团的成员,其中,梁之琪是火箭社团的社长与发起人,此次也是她主动联系两位校友并建议一起组队参赛。


02

真正的热爱从不囿于陈规


人们常持有各种偏见,比如在性别上的刻板印象,而梁之琪认为真正的热爱从不囿于陈规,没有人可以定义谁应该喜欢什么。对梁之琪来说,造火箭、RC赛车(参考F1赛车结构以1:10比例制作的遥控模型车)之类的工程项目和排球、滑板等体育活动是她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她说:“从0到1靠自己的双手把想法变成现实,是一件非常帅的事情!”这次来参加黑客松,她也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如何在短短几天内验证想法并将之落地为可以运行的项目。


著名的“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是梁之琪的偶像,她的远期梦想是希望未来能创办自己的航天科技公司,造有独立运载能力的火箭。为了靠近梦想,她也身体力行做了一些探索。2024年9月,梁之琪从一个科研营回来后,在学校创立了火箭社团,带着十几名社团同学从零开始造火箭。据梁之琪介绍,她所在的高中有100多个社团,学校支持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你想办活动,有意愿、有能力,并把方案清晰地列出来,校长就会给到资源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梁之琪和社团同学自制出了一款小型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航电模块这种核心部件的制造和仿真测试也是我们自主完成的。”梁之琪说。他们在郊外完成了火箭发射,飞行高度达到800米,这在大部分航天业余爱好者200—500米的发射高度里已经算不错的表现。梁之琪和同学还为这款小型火箭设计了可回收功能,火箭飞行到最高点开始下落时会执行开伞操作。该项目成为梁之琪自己发起并组织完成的第一个工程类项目,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她的一个代表作。


正如游戏科学创始人、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所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想做成一件事情,不能只停留在想的层面,更要出发,先行动起来,在做的过程中慢慢优化。梁之琪说:“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并坚信自己可以做成,这是最重要的精神。之前我做发动机试车(验证火箭发动机及推进系统性能的关键试验,通过地面设备模拟真实工况对推力、可靠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发动机爆了五次,第六次才成功,中间支撑我继续走下去的就是对航天的热爱和相信自己可以做成的信念。我们不能等到一切准备好再出发,因为只有出发了你才能真正准备好。”


03

继续书写星辰梦想


今年10月,梁之琪将前往剑桥大学开启大学生活,本科前两年她读的将是更泛化的工程专业,后两年可以选择更细分的专业方向,她准备学航天,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之后她想继续攻读硕博,未来通过工作慢慢积累资金和资源,为创建自己的航天科技公司而努力。


参加这次黑客松,梁之琪最大的感受是兴奋,“那么多有着共同爱好的创客在这里一起努力,硬件实验室即将开放的那个晚上(7月24日凌晨1点开放),选手们排了很长的队,就为能领到自己项目需要用的硬件。”那晚,梁之琪只睡了三个小时,而像她一样废寝忘食备赛的选手还有很多,她发现,不管她几点起来,实验室里总有人敲着键盘编代码。


7月27日比赛结束后,当晚梁之琪发了一条内容很长的朋友圈,开头是“致无所畏惧的嬉皮士们”,她回忆着灯火通明的备赛现场,回忆着“第一次一天写22小时代码、第一次一天三盒咖啡”的极致经历,感慨“我们相聚,只因一样热爱创造,一样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聚散终有时,比赛会结束,但心中的火光不灭,她在意的是,如何让这团火,持久地燃烧下去。


来源 | 《商学院》杂志8月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游戏   事情   女孩   机械   火箭   社团   航天   项目   舵机   梦想   陈规   发动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