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妻子患病奄奄一息,请求丈夫购买青霉素治病,却遭其直接拒绝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时候的印度并不是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域概念,与现在的印度国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古印度文化与现在的印度文化也完全不能等同。现代印度国家是在以往英属殖民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战后,世界各地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民族独立解放的运动,印度也开始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甘地便是印度独立和解放的奠基人。甘地作为印度的圣雄,世人对他的评价却毁誉参半,尤其是他妻子重病时,他为了抵制英国拒绝购买青霉素给妻子治病,让人难以理解。

一、身份高贵,家境优渥。

甘地出生于印度的一个上流社会高种姓家庭,全家都虔诚地信奉着印度教,他的父亲还是他家乡当地的土邦首相。因此甘地自幼家境优渥,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受印度教文化影响,甘地家中以父亲的意志为权威,全家老小都要服从父亲和家中长辈的教养和意志。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甘地自幼便笃信仁爱、不杀生、素食主义、苦行修炼等教义。同时他的性格也十分的沉静,不爱说话,也不爱与他人交流。为人处世羞涩内向,循规蹈矩。

甘地十三岁时,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一位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与他同龄的文盲女孩为妻。甘地的妻子与他结婚后,很快便适应了妻子的角色,为甘地生儿育女、侍奉公婆、照顾丈夫。

二、远渡重洋,留学英国。

甘地出生和生活时期的印度还属于英国的重要殖民地。彼时印度上流社会的惯例是上层人士的子弟一般在家接受传统教育,等到成年后便在家族的支持下前往英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在宗主国英国的衙门内获得职位,继续做上流人士。

但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一个奇葩的传统,就是高种姓人士,尤其是婆罗门,不能离开印度本土去外地,只能在印度本地生活,否则会受到诅咒。甘地十九岁时,为了前往英国留学,不惜抛弃自己的高种姓待遇,一意孤行地去了英国,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

甘地抵达英国之初,很快受到了西方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的洗礼,见识了许多之前在印度没有见过的先进事物,内心大受震动,同时对自己印度人的身份和自己的国家感到深深的自卑

不过在经过几年的学习生涯后,甘地也感受到了来自于西方文明社会对东方文明的深刻偏见,以及西方国家和人们对于东方人的歧视和认知的局限。甘地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对西方文明不再盲目地崇拜和模仿,恢复了自信。

三、归国受挫,参与民主运动,反对种族歧视。

甘地取得法学学位后,并没有在英国逗留太久,很快回到了祖国印度。甘地起初在孟买的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诉讼业务。但是由于他自幼受到家庭环境和宗教的影响,性格过于腼腆,不善表达,在第一次出庭为人打官司的时候就严重怯场,临阵脱逃,事业受到严重打击。

后来甘地在机缘巧合下,前往南非从事律师职业,事业开始逐渐有了起色。可惜彼时的南非也是英国的殖民地,且是个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地方,甘地在南非的二十多年遭受过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让他十分震撼。于是甘地渐渐投入到民主运动中。

甘地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的教义,加上西方先哲们的先进思想,琢磨出了“非暴力、不抵抗”的斗争形式,号召大家抵制英国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在他妻子身患重病需要青霉素治疗的时候,他依旧拒绝购买英国的青霉素为妻子治病。

随着民主运动的不断推进,甘地在南非受到了许多印度人和其他族裔的尊敬。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避免甘地在南非掀起更大的风波,让甘地返回印度。结果甘地到了印度之后,许多印度的进步人士听闻他在南非的英勇事迹后,都十分欣赏他,自发地去迎接他回印度。

甘地随后在印度继续自己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为印度最终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作出了绝大的贡献。可惜甘地虽然劳苦功高,被大家视作民族英雄,他一生中还是有许多行为始终让人难以理解,也有许多批评他的声音不断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历史   甘地   青霉素   妻子   丈夫   印度   英国   南非   印度教   种姓   优渥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