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不考虑职务地位,只论武艺强弱,梁山五虎八骠十六骑重制版

梁山马军序列一线战斗人员共有二十九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五虎、八骠、十六小彪,但这二十九将真的是由最强的马军头领组成的吗?显然不是,因为在一些其他非一线战斗职务中亦有不少高手,所以这二十九将只能算是最适合的却未必是最强的。

那么若是不考虑职务、地位等其他因素,单以武艺高低论,重置后的梁山五虎八骠十六骑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虽有马战表现但以步战为主的头领不参与评选,如鲁智深、石秀等)

十六铁骑

16:跳涧虎陈达(T6)

由于和杨春同为史进副将,加之鲜有表现的机会,所以常被视作小彪将末流。实则书中写明陈达的武艺要明显强于杨春,与史进一战虽遭生擒,却“斗了多时”,尽管那时的史进还略显青涩,但陈达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强于原小彪将中的燕顺、周通等多矣。



15:铁笛仙马麟(T5.5)

马麟有两场可以直接定位武力地位的战斗,一个是短时间内下风于祝龙,说明武艺水平并不算很高,另一个是和同样体力受损的扈三娘打得不分胜负,说明二将大体处于一个水平,算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4:摩云金翅欧鹏(T5.5)

欧鹏的旁白介绍很不错,算是小彪将中比较有手段的,不过祝家庄一战对上扈三娘占不到半分便宜基本被锁死了上限。



13:一丈青扈三娘(T5.5)

扈三娘有不少胜绩,因此被很多人视作八骠级高手,我们不否认她有一定实力,但还达不到八骠的高度,从其与马麟、欧鹏对战看,三人基本处于一个水平,不过扈三娘还有套索这个手段,所以战绩上比欧、马二将更好,但我们做武评是不考虑这些额外加成的,否则张清就天下无敌了。



12:天目将彭玘(T5)

彭玘曾被扈三娘生擒过,不过主要是败在了套索上,如果扈三娘有正面击败彭玘的把握也未必会用这手段,所以不能因此说彭玘不如一丈青。真正能较为准确定位彭玘的是他与花荣对战二十合落入下风,基本就是标准小彪的水平。



11:百胜将韩滔(T5)

韩滔和彭玘差不多,二十合下风于秦明,若说强也就是一线之差,大体一个水平。话说真不知道他这百胜将之名是怎么来的。



10:赛仁贵郭盛(T4.5)

由始至终郭盛都是对飚吕方的,俩人多数时候都是共同进退,不过南征时吕方个人战绩有所增加,二人的绑定不再像以前那么牢固,所以看起来小温侯似乎更强一些,有人还将之称作成长型,实际在我看来郭盛虽然没有吕方耀眼,但设定从来没变过,二人一直处于伯仲之间。



9:小温侯吕方(T4.5)

高看吕方的朋友主要是因为他和石宝斗了四五十合才落入下风,所以吕方一度被视作小彪之巅甚至八骠中下,但如果从一开始石宝就被高估了呢?我从来不认为石宝的近身武斗本事能达到梁山五虎高度,至多就是与索超仿上仿下,这样的话吕方能和他斗上四五十合似乎就没什么好大惊小怪了。



8:神火将军魏定国(T4)

魏定国与关胜实打实打了十余合,表现还算不错,而且还赢过梁山一阵,不过上山之后不怎么受重视,没什么太多发挥的空间。



7:圣水将军单廷圭(T4)

单廷圭和关胜斗过五十合,但只要脑回路没问题都看得出那是关胜为了给单廷圭留面子故意为之,他的真实水平与宣赞、郝思文、魏定国旗鼓相当,四将之间二对二也是打得不分胜负。



6:井木犴郝思文(T4)

郝思文是关胜的结拜兄弟,虽然结拜不一定要武艺相当,但如果太差了想必和关胜也融不到一个圈子里,从战斗表现看处于小彪将上游,最后结果比较惨,被南军生擒活剐。



5:丑郡马宣赞(T4)

宣赞本是被指定讨伐梁山的主将,不过他自觉难以担此重任,于是举荐了关胜,书中说他擅长连珠箭,说明比较全面,若非如此也当不上郡马。近身本事刚才已经说过与井木犴、水火二将旗鼓相当。



4:镇三山黄信(T4)

黄信是秦明的徒弟,前期给人一种胡吹大气的感觉,自信满满喊出荡平三山的口号,结果被清风山三废十合就打得遮拦不住。不过越往后表现得越好,南征时期已经能对飚孙立,如果不是前期表现着实糟糕完全可以再提升一些。



3:没遮拦穆弘(T4)

穆弘缺乏战绩,所以他的原八骠之位争议很大,大致能看出他水平不低的是佯战祝虎,那一战是为了配合孙立卧底,所以林冲斗祝龙,穆弘斗祝虎,杨雄斗祝彪皆未取胜,但至少能说明梁山三将强于祝氏三杰,因为只有在有把握掌控打斗节奏的情况下才能游刃有余地去执行这个任务,不过上限在哪我们无法通过此战进行判断。



2:没羽箭张清(T4)

张清的近身本事愚以为被低估了,多数人认为张清只能靠飞石,连施耐庵都在书中称其“枪法却慢”,但数合间击败燕顺,短时间内与董平拉扯不落下风都能看出张清武艺并不差,甚至还有点小厉害,所以说他弱只是对比五虎八骠,并非什么人都可以碰瓷。



1:美髯公朱仝(T3.5)

朱仝降档很遗憾,但没办法,尽管他的战绩不错,尤其南征时梁山八将对战方貌麾下八骠骑时他是第一个斩将的,但是朱仝的对手都是没有其他战绩、实力不明的,而且就八骠而言,只有他和穆弘没有与五虎级战将交过手,所以如果做排序只能遗憾地将美髯公降档了。



八骠上将

8:病尉迟孙立(T3.5)

孙立进小彪那绝对属于恶心人,入地煞更是没天理,但也没必要将他捧得太高,诚然与寇镇远一战是全书最精彩的一次单挑,但寇镇远没和别人交过手,根本无从判断其实力,而且孙立的对手多数都是如此,所以再精彩也加不了多少分。

能够判断出孙立具体水平的战斗有两场,一场是和体力受损的呼延灼三十合战平,打的也很精彩,但呼延灼本就是守强攻弱的平局大师,和他打三十合只能说不错。而另一场则是与石秀玩套活,五十合将之生擒,书中还专门交代了石秀不低似孙立,是为了任务故意被擒,这样一来就比较明确了,即孙立和石秀大致相当。



7:九纹龙史进(T3.5)

史进天赋不错,底子打得也好,王进的本事他几乎都学到了手,但是能运用到什么程度还得看他自身的努力,并不是说他学了师傅的本事就和师傅相当,因为同样的功夫不同人用出来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从二十合战平饥饿状态的鲁智深以及征辽时双杀辽将看,史进确实非同凡响,但是他经验不足的弱点也很明显,比如与琼妖纳延一战以及斗了多时才生擒陈达。总体来说史进是梁山少有尚未完全成长起来的头领,可惜南征时死于庞万春箭下,让我们没能看到他最终能成长到什么水平。



6:急先锋索超(T3)

索超因不十合斧怯于关胜一直被看低,实际结合前后文来看多数人对这段有误解,原文是李成见二将斗了不十合,索超斧怯,胜不得关胜,所以拍马助战,也就是说这一切是站在李成视角得出的判断。从大名府突围时的表现看,李成的实力不逊色于梁山五虎大将,也就是说极有眼界,通过两员战将短时间的交手就能判断出强弱,在他看来索超的技战术不如关胜,再斗下去也没有获胜者可能,所以不如趁早助战避免索超陷入被动,那么也就是说索超即便不如关胜,但关胜具体多少回合能拿下索超我们不得而知,绝不是说索超只有挡住关胜不到十合的水平。

抛开这一战,索超的其他战绩可圈可点,如五十合战平杨志,二十合战平秦明,所以总体来讲索超是处于原八骠骑中上游水平的,对比杨志也仅仅是理论上存在些许差距。



5:扑天雕李应(T2.5)

李应由于不属战斗序列,加上大员外出身,所以参与的战斗不多,不过从对战祝彪能够看出其实力相当强,二人仅仅斗了十余合祝彪便遮拦不住而走,尽管最终箭射李应取得了胜利,但无关近身武斗本事高低,同时这和传统意义上的诈败诱敌不同,因为祝彪是实打实的敌不过李应。

有人或许会认为战胜祝彪没什么了不起,实则不然,书中写明祝氏三杰中祝彪最强,而不如祝彪的祝龙尚且能短时间上风马麟,十余合不敌秦明。祝彪本人更是曾和花荣斗过十余合不分胜负,这样看来,李应基本具备了八骠上游甚至五虎级实力,若非战绩太少完全可以再提升一个等级。



4:金枪手徐宁(T2.5)

徐宁无论侧面描写还是战绩都很过硬,比如林冲对其赞誉有加,称二人原在东京时常切磋,彼此相爱(相互敬重钦佩,别想歪了),比如和董平对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所以徐宁是妥妥的强骠。不过由于败给过阿里奇,所以常被视为逊色于杨志和花荣,实则阿里奇只有这一场战斗,我们可以通过徐宁来推测他很强,但不能因为败给他就说徐宁弱。



3:小李广花荣(T2.5)

花荣即便抛开弓箭带来的加成,近身功夫在梁山也排得上号,清风山一战与秦明大战五十合不落半点下风,作者还是通过旁白“秦明才及花荣”来说明秦明更强,可见小李广手段之高明,只不过对花荣而言弓箭是更简单有效的获胜方式,所以才会经常诈败以神射取胜,这并不影响对其武力地位的评价。



2:青面兽杨志(T2.5)

杨志的战绩相当多,步战平林冲、鲁智深,马战平呼延灼、索超,不枉为五侯杨令公之后,不过虐菜手段相对一般,比如二十合没拿下曹正,当然了也不排除曹正武艺高强的可能。



1:双枪将董平(T2)

董平和朱仝一样,明明实力足够,却因不属战斗序列的高手加入而降了档。尽管战绩不多,但董平的特点鲜明,首先双兵器使得好力量与技艺缺一不可,这点从他先战韩滔,后平徐宁便可见一斑。另外面对张清例无虚发的飞石能连续躲开两颗,令之一度陷入慌乱可以看出董平的敏捷性非同凡响,而即便是最后忘了提防也能够做到紧急避险,让飞石擦耳而过,光是这份本事在书中就算凤毛麟角了。不过苦于战绩过少,所以即便实力不差也只能掉落到八骠,算是比较遗憾吧。



五虎大将

5:双鞭呼延灼(T2)

著名的“平局大师”,硬仗打得极多,与林冲、秦明、鲁智深、杨志、孙立全部不分胜负,同时受限于双鞭过短,所以相对更注重防御,导致攻击比同级将领差一些,否则生擒孔明这种水平的战五渣怎么也不应该用二十合。还有一点就是因急切十余合没拿下扈三娘,最后开始用杀招竟被躲过了第一式,待其再攻时见好就收的一丈青早就回马走了,这也再一次暴露出呼延灼进攻不足的劣势,所以在“新五虎”中只能排名最末。



4:霹雳火秦明(T2)

相对于呼延灼攻击上的不足,秦明的问题在于性格,或者说智商,因为对付他最好的办法并非死磕到底,而是诈败引其入彀。其实就公平斗将的战绩来说,别说是呼延灼和董平,即便对比林冲秦明也毫不逊色,加上打法凶狠,所以虐菜效率很高,但他出战多少会让人有些担心,怕他头脑一热中了对方的算计,毕竟我们做武评看的是战绩,而置身于小说之中要的只是结果。总体来说,秦明硬实力够强,足以和林冲并驾齐驱,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3:豹子头林冲(T1.5)

林冲是比较稳定的高手,出战便令人安心,他的特点是洞察力和瞬间爆发力强,能够在持久战斗中寻找到对方的破绽,同时在战斗方面称得上有勇有谋,不会冒进也不会过于保守,真正做得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过林冲也不是完全的“无懈可击”,相对于天花板级猛将,缺少与高手对战时的高光战绩,与呼延灼、王焕、杨志等人均平局收场,说白了就是在硬实力上还够不上真正的顶级,但因为发挥稳定所以很多人认为即便对上卢俊义和史文恭也有一战之力,当然了这种观点见仁见智,对我而言并不觉得林冲具备这样的实力。



2:大刀关胜(T1)

由于功绩和资历不太够还在座次上位居林冲之上,因而连带着武艺也被很多人视作不如林冲或并驾齐驱,实则就纸面硬实力来看关胜无疑要强于林冲,无论是作者明里暗里所指还是战绩都是如此。尽管我也认为二人一对一大概率会平局收场,却也不代表没有高下之分,就好比《三国演义》里吕布与张飞大战百合,马超与许褚更是打了二百合以上,但几乎没有人认为吕布、马超逊色于张飞、许褚。所以如果只论武艺,关胜五虎之首算得上名副其实。



1:玉麒麟卢俊义(T0)

卢俊义是书中指明的天下第一,除了那些会法术的,论武艺无人能出其右,不过很多人喜欢拿生擒史文恭举例,我觉得并不恰当,因为这一战压根就不是斗将,无法作为判断依据。

玉麒麟真正高光来自征讨大辽时一人对战耶律四子。四将曾和关胜、呼延灼、徐宁、索超做到短时间内不分胜负,虽未必是一流好手却也绝非泛泛之辈,卢俊义与他们大战一个时辰,枪挑一人并将另外三将惊退,紧接着又遭遇了一支千人军队,抖擞神威杀得辽军四散奔逃,这“一骑当千”的本事在《水浒传》中仅此一例。故而无论是排梁山还是整部书,卢俊义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以上便是不考虑职务地位等其他因素,只论武艺水平的梁山最强二十九骑,这里需要说明,T度看似差距拉开的很大,实则差半级、一级基本只存在理论上的高下,对战很难分出胜负,甚至相差1.5级短时间内也可做到持平。当然了,武评向来见仁见智,以上不过个人浅见,不当之处还望诸君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游戏   梁山   武艺   强弱   水浒   职务   地位   战绩   水平   实力   本事   呼延   胜负   下风   平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